“陛下!”
顾雍站出来开口道:“如今柴桑丢失,吴郡门户大开。”
“当务之急,应立刻加强鄱阳、虎林、皖口的兵力,以防汉军顺江而下,威胁建邺!”
“再让陆逊退守夏口,令江夏与庐江、秣陵成三角之势,相互倚重,占时防守,再徐图良策,这才是万全之策。”
孙权感到非常不满:“又是防守,朕这一生,继兄父大业,保江东基业,图取中原,谨记兄父教训,未敢有丝毫怠慢。”
“今不但没有开疆拓土,反而丢失土地,如今连柴桑都丢了。”
“等朕百年之后,有何脸面去见兄父?”
孙权面容逐渐变得狰狞,颤颤巍巍地指着下面的一众文武大臣:“朕早知诸位会劝朕调兵防守,朕就问问你们,除了防守,你们就没有别的计策了吗?”
一众文武大臣低着头,不敢直视孙权的眼睛。
“陛下……”
虽然没有人敢直言,但顾雍知道作为臣子的职责,准备继续劝谏。
“住口!”
孙权大喝一声,气愤道:“再敢劝朕防守者,斩!”
文武大臣们被孙权吓得动都不敢动,就连顾雍都不敢再多说。
赤壁的陆逊,再收到柴桑失守的消息后,立刻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他命人在水寨布下疑阵,往夏口撤退。
“大都督!”
丁封说道:“我军首战大败,没有多大的损失。”
“可柴桑失守,吴郡门户大开,不如我们顺江而下,取九江重夺柴桑,此计不是更好?”
“为何我军要撤往夏口防守?这样岂不是把柴桑拱手让给汉军?”
陆逊摇了摇头:“如今朝堂已然混乱,我军再去夺取柴桑,若是荆州水军跟进,柴桑久攻不下,我军就会陷入大乱。”
“据斥候来报,柴桑丢失是诸葛亮的计谋。”
“所以,诸葛亮必然坐镇柴桑,必然做好了防备。”
“我军若是前去夺回柴桑,反而攻不下九江,岂不是绝路?”
丁封也知道九江口三面环水,沿岸悬崖峭壁,只能死攻港口。
就算十万大军攻打,也不可能那么容易攻下,反而会白白损失兵力,确实不妥。
可柴桑对吴国来说非常重要,现在柴桑丢了,江东门户大开,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事已至此,将军亦无需过于。”
陆逊到还平静,说道:“柴桑丢失,但吴国还在,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