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的一点,机枪正面进行射击,很难影响有效打击火力网。
所以日军大尉中队长分别在左右两侧据点上部署三挺轻机枪,随着他射击命令下达,六挺轻机枪从左右两个据点开始实施射击,交叉火力网形成,子弹开始朝着第五营战士们打了过来。
日军轻机枪射手进行点射,一颗颗子弹射击过来,几名战士措不及防,当场死亡。
六个据点火力全部展开射击,日军构筑六个据点并不是一线式构筑,而是采取层次构筑。
各个据点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彼此之间拉开距离,但是却有壕沟连接,能够互相进行支援。
在射击的时候,日军以轻机枪点射为主,他们不会进行扫射射击。
日军是仿照德军来进行编制训练的,他们的战术有德军的影子,但是日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他们又做出更改。
因为其岛国的原因,他们要求节省资源,德军各班以轻机枪为主要打击火力,到日军这里,轻机枪只是负责掩护,他们是以步枪手为主要打击力量,所有小鬼子步枪手枪法十分精准。
一些特别优秀的日军步枪手,在五百米外距离,依然能够准确集中目标。
到了三四百米距离,日军步枪手命中率超过百分之八十。
因为日军战术原因,轻机枪火力自然无法持续,点射虽然保证了命中率,但火力却明显弱了很多。
当日军轻机枪开火射击后,第五营战士们迅速做出反应。
各连展开排级攻击队形,各班开始分散,步兵连直属的三门20MM机关炮立即架设起来。
因为日军主要机枪打击在左右两侧,正好配合核心连第四连攻击的第五连,第六连也在左右两侧牵制。
这两个连六门20MM机关炮第一时间进行反击,一颗颗穿甲弹迅速朝着日军轻机枪火力点打了过来。
与日军精准点射不同,苏阳对部队作战要求很简单,在压制对方火力的时候,不要管弹药的问题,玩命打,死死压制对方火力,在战场上,只有压制对方火力,才能够掌握主动权。
“砰砰砰。”一颗颗穿甲弹从机关炮里面发射出去,十七发弹匣里的穿甲弹纷纷打光。
日军轻机枪火力被死死压制,第五连和第六连的两名连长开始组织步兵排进行掩护。
六挺捷克式轻机枪,四门60MM迫击炮开始架设起来,数十支步枪也瞄准了前面。
小鬼子轻机枪射手遭到机关炮打击后,已经迅速开始进行转移了。
趁着日军火力停歇,核心连第一连迅速前进,距离日军阵地五百米的时候,各排按照后三角形队列前进。
此时因为日军火力被压制,各班没有展开攻击队形,而是继续按照密集队形前进。
在攻击阵地作战中,部队越是以最快速度缩短距离,伤亡便会越小。
防御一方设置外围阵地,警戒阵地,并且以火力展开袭击,目的就是减缓攻击一方速度,从而给对方造成伤亡。
以攻击一方能够最快靠近阵地的队形,自然是密集队形。
不过展开这样的密集队形,必须要确保防御一方火力被死死压制,而且到了一定距离,必须要展开攻击队形。
“展开攻击队形,第一班掩护,第二班,第三班前进。”
“展开攻击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