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拜访老道(1 / 1)

送走郑鸣,李英兰感觉红豆年糕汤的生意也不长久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想制作红糖的决心。 她清了清嗓子道:“都听见了?” “只做一桶,那就不需要寅时起床了,你们卯时再起来,多睡一会儿。” 能多睡两个小时,方氏和董有果脸上却没有欢喜,她们知道,这门生意怕是要黄了。 又没有挣钱的门路,她们家又要开始坐吃山空了?能撑到秋收吗? 李英兰回到屋子里,开始侍弄她的宝贝甘蔗。 今日又长了个头,李英兰舔舔嘴唇,默念好几遍,不要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时间在流逝,六月过半了。 这天,董有森兴奋地来给她报喜:“娘!咱家鸡鸭终于下蛋了!” “啊?好家伙,我买回来的小鸡崽子,出息了!” 李英兰乐呵呵地去现场围观,能下蛋的鸡是好鸡,鸭是好鸭,终于有新鲜土鸡蛋土鸭蛋吃了。 为了庆祝这个好消息,她下厨煮面煎鸡蛋,全家人一人一个煎鸡蛋,豪迈地吃了一顿午餐。 吃饱了,李英兰捂着肚子打嗝。 方桂香磕磕绊绊地说话了。 “曹菀儿找我了,他们家的意思是,不用继续熬粥了。” 得,李英兰就知道,天气一热,人的口胃就变了。 “嗯,我知道了。” 回答声没有情绪的波澜,这事她早打了预防针,迟早都要面对。 方桂香和董有林则是一脸苦大仇深。 董有林开腔了:“娘,眼看马上要到中元节了,咱家……” “办,肯定办。”李英兰给出了确定的答复。 这次卖红豆年糕汤,不多不少,挣了22两,钱虽然不比卖肥皂多,但过中元节,想要大操大办的开销,还是足够支撑的。 七月初,八亩田地,绿成一片。 这些日子,董家俩兄弟分工合作,董有林负责照看田地和池塘。董有森负责照顾怀孕的牛和鸡鸭。 而符文鹤,总是见缝插针地到处帮忙,干活很主动,在董家吃饭也没有初来乍到的拘束了。 李英兰心里很开心,觉得这孩子的适应力强,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自力更生。 道长又来送草料了,李英兰没有白拿,非要给他塞鸡蛋、鸭蛋带走。 后来,道长又带来了更多的草料,董有森解释:“娘,其实道长一点都不穷,他家可富了。” “真的?” 李英兰有点好奇,她闲着也是闲着,后脚就到了道长家做客。 好家伙!一进的青瓦院子,又气派又整洁。 老道邀请她们坐在堂屋,亲自烹茶招待。 现烹茶,愿意花这份心思,可见老道心里对李英兰是认可的,觉得可以来往。 李英兰从善如流地静坐,欣赏道长的茶艺。但她的余光也不时在瞟屋子里面的陈设。 一幅墨宝,映入眼帘。 “无财不养道,富贵难修道。” 这句话咋这么耳熟呢! 李英兰一时之间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老道嘴角挂着一抹浅笑:“老太太你果然识得不少字啊,这幅字是老朽亲笔,写的是老子的《道德经》!” “哦!原来是《道德经》!” 李英兰顿时就悟了,后世之人,常挂在嘴边的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等,都是出自《道德经》。 李英兰收回了乱瞟的眼神,恭恭敬敬地接过茶水,和老道谈闲篇。 她不修道也不修佛,不过因为意外穿越以后,她也不得不相信万物有灵、自然法则之类的论调。 看老道手上握着一串光滑的念珠,李英兰好奇问:“是菩提子吗?” 道长解答:“不,是无患子!” …… !!!她想起来了,无患子还可以做念珠,念珠这东西佛教、道教、大部分教派都在使用。 李英兰心念一动,立马追问了。 “这是您自己做的还是买的?” “是贫道在真元观请来的。” 所谓请来的,世俗人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买了一件开过光的东西回家。开过光的可以被称为法器,要用请字,以表示尊敬。 李英兰点头:“不知真元观距离改茶村有多远?马上要中元节了,我家预备添香油。” 这话可不是她瞎编了,不过她也确实另有打算,隐藏着没有说透。 老道平静道:“3里地,不过爬山比较辛苦。” “原来如此,有劳道长为我们指路。” 来到道长家门口,李英兰记下路怎么走,就和董有森告辞回家了。 “老二,明日你陪我走一趟真元观。” “娘!去添香油一个人就行了,您就别去了,免得爬山伤了脚。” 李英兰摇头,坚持要去。 董有森没办法,只好点头应下了。 回家以后,李英兰翻找出那些收集起来的无患子果核,拿在手上看来看去。 “道长手里的念珠黑漆漆的,难道是无患子被上过黑油漆了?” 李英兰思索不得结果,决定明日去看过真元观了再做打算。 …… 第二日,天没亮,李英兰就动身了。 等她千辛万苦地爬上山,站在道观的山门前,已经是艳阳高照。 整理干净仪容,她走进真元观,里面的香客不少,每个殿宇中,都有跪在蒲团上念念有词的信众。 若有人抽签了,便会拿着签子,走出来找知客道长看解。 李英兰逛遍了三大殿,最终回到山门前。 她入内而不参拜的举动,也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一名年轻的道长走过来:“无量天尊,不知可有为女施主解惑的地方?” 李英兰不打算绕弯子:“嗯,道长慈悲,我想问一问,贵观是否需要大量的念珠材料?” “不知女施主所说的是哪种材料?” “无患子!” 年轻道长嗯了一声,把李英兰引入厢房小坐。 很快屋外走来一名年长的道长。 李英兰站起来表示尊敬。 “福寿无量天尊,女施主请坐。” “不知女施主手里,有多少无患子?可否戴来了,贫道想一观其品质。” 李英兰从身上摸出来两枚果核:“多的没带来,道长请看这两枚。” “嗯,大小适中,倒是可以收用,不过看色泽不均匀,应该是没有专门处理过。想出售,价格就要少点了。” 李英兰追问:“专门处理要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