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一晃就过。 这天董有林做完了大蒸笼,郑家人特意过来知会一声:铺子该挪走的东西,都处理好了,现在董家能随时开门做生意。 “娘,明日就开工了,你还没教我调肉馅!” 李英兰晒笑:“才想起来学包子啊?” 方桂香不好意思地捏着衣角:“娘~” “好了,走吧,跟我来火房。”李英兰要把自己的秘方毫无保留地交给她。 她当着方桂香的面,把带皮猪肉分离切开,用炭火把猪皮的表面烤焦,然后用清水刮洗干净。 洗好的猪皮下锅沸煮,等猪皮软烂了,汤汁变成乳白色,李英兰盛出来把它们搁在一边放凉。 “这一步很重要,是咱们挣钱的关键,你以后谁也不能告诉。” 方桂香小心问道:“小姑呢?知道吗?” 想起自己这个年纪尚小、脾性未定的女儿,李英兰吁出一口浊气:“三丫想学,教她就是了。” 不过在她看来,董有果应该不会主动想学,这些日子杨秋花在家,也没见孩子主动去找过她二嫂学女工针线。 这样怕学习的孩子,要是放在后世,她是万万忍不住,一定要拿藤条追着她学。 不过现在是古代,孩子们十几岁就谈婚论嫁了,在娘家的享福的时间少,李英兰总觉得能宠就宠一点,行动上没有较真逼她学。 方桂香一听小姑可以教,心里好受了点,他们三个人聚在一起,相处时间最多的就是火房。 若以后要防着小姑,方桂香自认做不到。 等包子蒸热上汽了,方桂香撤柴,把包子起锅端出来,一起来到堂屋,把试验品分来吃。 李英兰出言提醒:“吃慢一点,里面有热汤。”但很明显,她说慢了一步。 董家俩兄弟被烫得龇牙咧嘴,符文鹤因为吃相一直都很好,因此没有被烫到。 “娘!我看皮是完整无缺的,您是咋把汤包进去的,还一点都没漏。” 李英兰正色:“这就是秘方了,不进火房帮忙的人一概不能告诉,你们要是觉得好吃,就卖力干活,咱家生意做好了,以后有更多好吃的。” 杨秋花一听到秘方两个字,眼神歘的一下点亮了,原本慵懒的表情一敛去:“娘……我想!” 李英兰睇了一眼杨氏跃跃欲试的表情,不等她说完,扬手打断后话。 “分给你活儿不够重?你忙得过来吗?” “……” 杨秋花满脸委屈,婆婆知道的秘方可真多啊!她也好想知道秘方是什么!竟然错过了学秘方的大好时机。 杨秋花现在又急又气,又没办法,进屋掐董有森,他一声不吭。 方桂香吃完一个包子,对新营生信心十足,她扬声问:“娘,我们明日何时出门?” 李英兰想也不想道:“等我睡醒了再去。” 董有森不同意了:“娘!铺子新开张,要请道长算一卦,选黄道吉日。开张当日得大清早的去放火盆,放鞭炮,谁家张开睡到中午啊?” 李英兰在后世没有做生意的经历,对规矩不清楚,哑了声想半天:“行吧,就按你说的做。” 董有果吃得满嘴是油,彻底爱上了皮薄陷大的包子,她抹了抹嘴角才迟迟问道:“娘!咱家的铺子叫啥名?” “对哦,还没有做匾额和揽客招牌。” 经人提醒,李英兰后知后觉,她咳了一嗓子掩饰规划不完整的尴尬:“明日不开张了。” “老大,明日你去定做匾额,就叫李记包子铺,还记得我上次给你的奇怪字和兰花图吗?务必把他们都加上。” “另外办开张的一应仪式,老二你去忙活。” 交代完事情,分头去忙,李英兰这会儿闲下来了,她只需坐在家里听消息,给钱就行。 又隔了三日,所有杂事一应办齐了。 鸡未鸣天未亮,李英兰就被方氏急促的拍门声给叫醒了,愁眉苦脸地穿衣梳洗,从她脸上愣是看不出一丝要开张的欢喜。 董家其他人,个个都穿着新衣裳齐聚堂屋。 因为杨氏和妞妞不用去,孩子们用叠罗汉的坐法勉强挤下了全家人。 董有森一挥马鞭,吆喝一声:“走喽!!!” 马车里洋溢着欢笑,孩子们兴奋地说玩笑话,马车里过于拥挤,李英兰被夹在中间的位置,眯不着觉,强打着精神。 董家的马车在城门打开的第一时间驶入,来到北街尚未有铺子开门,可见他们今日到得早。 因董家在临安府城不认识什么人,故而这次开张谁也没请。 李英兰一下车,就看见铺子的招牌已经挂上去了,用一块红布遮住。 董有森将一早准备的长鞭炮用竹竿挑起来,董有林则是用火折子点火盆,小孩子们觉得很稀奇,一会儿跑左边看,一会儿跑右边看。 李英兰眼见着准备妥当了,连忙出声提醒:“孩子们,大家都跟我一起躲远远的,免得炮仗炸到人。” 董有森手持一根香,看大家伙都跑远了,便朝地上的火芯引线伸过去。 引线被点燃了,先是一阵“泚泚泚”的响声,董有森敏捷地转身就跑。 他刚跑出两三步的距离,身后就传来的预料之中的一顿响动。 “噼啦啪啦!” “哇!!!”鞭炮声一响孩子们都开始大喊大叫,又害怕又想看。 李英兰习惯了鞭炮声,早先一步用双手捂住耳朵。这样做可以尽量减小炮仗声对耳膜的损伤。 她看周边,孩子们都模仿她,学着一起捂耳朵。 一整条北街充斥着的鞭炮声,提醒周围的人有新铺子要开张了! 但凡早晨来开门的店家,都会驻足好奇地朝这边打量一眼。 此时李英兰已经开始跳火盆了,每个人都要跳过火盆才能走到匾额底下。 这对李英兰来说是件新鲜事,看着火苗子窜得老高,她畏畏缩缩不敢靠近。 旁边董有森连声催促。 “娘!趁现在快点迈过来,火盆烧得越旺代表咱家以后的生意越红火!” 李英兰低头看火盆就害怕,她怕火苗燎破裤子,伤着自己,闭上眼睛,咬紧牙关,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呼!”越过火盆,她大松一口气。 揭露自家的匾额以后,就可以开门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需要最重要或者最有脸面的人来完成。 董有森激动地喊:“娘!您来扯红绸!” 李英兰双臂一挥,使劲将红绸扯下来,李记包子铺五个大字出现。 周围爆发出了掌声和欢呼声。 来开门的其他店家看搬走一个郑记年糕,来了一位李记包子,纷纷凑上前道贺。
第144章 开张大吉(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