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重建信任(1 / 1)

在海上也能随时吃到的蔬菜,一听是跟豆芽差不多简单的种植办法,有一些房门稀稀疏疏的打开了。 桑子舟见喊话有成效了,心里很高兴。 他呀,心里早盘算过了! 只要种菌子能推行出去,也算他在农桑一事上有建树,说不定可以靠着它,在吏部得个考评优秀的成绩。 到时候他就可以带着全家搬离青泥浦,去别的地方上任,也免得他媳妇和儿子跟着他过苦日子。 李英兰愿意把方法白给,存的就是推广的心思,看见有人走出来,她也跟着旁听,不时的补上几句话。 众人见她也懂一二,就有人围着李英兰,这样倒是和桑子舟有了分工。 外面说的有声有色,另外一些有抵触情绪的人,也渐渐打开房门走出来听。 她们聚在一起,不时的交头接耳。 “啧,官府能有这么好心?” “从前想压榨我们劳作,种出来的一斤粮食要分走半斤,现在能把好事儿告诉我们?” “这种菌子的事情,不会是有什么猫腻吧?” 岛上的妇女们各怀心思,有性格直爽的人朝桑子舟朗声问:“种菌子不用交税吧?” 她这一嗓子,熄灭了不少人心头的火热。 “对呀,我光顾着听办法,你倒是说说,这次来又打了什么歪主意,别以为我们是好糊弄的。” “谁不知道你们官衙的那点把戏,变着花样的坑骗我们,害得我们好苦呀!” 桑子舟心里委屈,有苦难言,他拱了拱手,深深一鞠躬。 “这次真的没有任何税务,大家尽管放心!” 这一来二去的,李英兰算是明白了。 原来岛上居民不愿意耕种的源头,在于官府在本地进行各种剥削征收税务,导致他们抵抗。 但老实说,本地因为有军队驻防,赋税比内陆重也不奇怪,就跟绳索打了死结似的。 老百姓的力量薄弱,唯有团结一致,才有出路。 他们被逼急了,选择抛弃耕地,从事打渔,让官府无粮可征收,他们才能有一丝喘息。 其实他们什么道理都懂,就是不再相信官府,不再相信朝堂,只相信自己了。 李英兰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青泥浦的百姓对朝廷失去了信任,从她见闻来看,估计在百姓心中,他们觉得朝廷只会一味的征兵、征粮。 一面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持他们远走他乡,一面又痛恨朝堂,痛恨繁重的苛捐杂税。 他们内心期盼和平,心疼自己的儿女上战场,或许并不愿意舍弃自己的家园。 他们的内心是纠结而敏感的。 李英兰觉得,现在靠司农一个人来劝农,根本解决不了实际情况。 司农的能力有限,他改变不了现状,所以每次来,都是无功而返。 当务之急,应该重塑百姓对朝廷的信心。 只有让他们相信官府,才能逐渐的相信官员,最后在司农的带领下,重新耕种土地。 李英兰思路一捋顺,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请诸位乡亲稍安勿躁。” 纷繁嘈杂的海滩上,一群妇人对着桑子舟叽叽喳喳说个没完,现在终于噤声了。 大家都朝自己看来,李英兰从地上随意捡起一只掉落的青椰。 她当着大家的面,重新朝海边走,在沙滩上她挖了一个坑,然后把椰子埋进去,用沙子填平。 怕不方便寻找,她又捡了一根被风刮断的树枝,把它插在刚才埋椰子的地方。 “诸位,我是与桑大人一起来的人,我虽不是桑家的亲戚,却也是官眷之一。” “官家太太?这么老了,还要跟过来,怕是官府想出什么新的幺蛾子了!” “等会儿不管她说什么,咱都别应声。” 李英兰此时距离这些人,已经有一段距离了。 没有听到他们的对话,但是桑种柳和他媳妇听见了,齐齐蹙眉。 “我现在想说的是,有谁愿意过来把椰子挖起来,拿到城中,交给城门卫,我愿意付5两银子酬谢。” 在青泥浦普通老百姓挣钱,都是一文一文的挣,大家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花。 头一次听见挖一只椰子,再搬运进城,这种轻松的事情,可以获得五两银子,大家惊讶的四目相对,没有人相信。 五两银子等于五千文钱呀,单说卖椰子,还要卖出五千个才能凑到这么多钱。 天底下,真的有这种好事吗? 一众妇人怀疑,她们定定的站在原地,谁也没有动。 桑子舟和他媳妇被李英兰的操作吓懵了。 董老夫人是何意思? 二人面面相觑,看向对方的目光中尽是茫然。 李英兰知道这些妇人不信,更知道她们惧怕有诈,特别是坦然承认自己是官眷以后,大家看过来的眼神带着戒备。 她没有多余的解释,招招手示意桑氏夫妻一起离开棕榈岛。 在回去的路上,桑子州问:“老夫人刚才说的话,是认真的吗?” 李英兰笑了:“我的话是不是认真,取决于棕榈岛上的渔民想怎么做。” “我估计等她们的男人们回来,挖椰子换五两银子的时候,肯定会传得沸沸扬扬,到时候桑大人等着瞧好吧。” 李英兰决定先卖个关子,这种事说一万遍不如做一遍有效,而且她也点了水,只有棕榈岛的人搬椰子才有用。 回到赵府找女婿,从陈管家处得知,他此时去了军营,便托了口信,让他回来一趟。 真没想到,她出门绕一圈,药材没机会拿出来,反而让她发现了非常大的信任危机。 在等赵远的间隙,照例是去洗衣裳,第一桶刚端出来晒,赵远人就到了。 “我来了这些日子,还没有得空与你好好聊一聊。” “是,丈母娘辛苦了。”赵远从善如流的走上前,拿起盆里的干净衣裳帮忙晾晒。 “我知道,您来了以后,一直在帮忙做很多事情,我们一家人心里都很感激您。” “一家人不必说这么多谢谢,反倒是生分。” 李英兰眉目含笑的看着他,如今他的皮肤被晒成小麦色,外形看起来精神十足。 “我想问问你,青泥浦为什么有那么多残疾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