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惊悚提议(1 / 1)

“你瞧苏芒一家不就是这样吗?苏芒手里有银子,就连村长都要去巴结她……” 说到这里,李氏就觉得生气,上一次鱼塘生意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村长横插一脚。 肯定是收了苏芒的银子,否则的话,一向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村长,为啥要偏帮苏芒呢? 苏柳月却觉得,娘这话说的没道理,可是看着娘那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又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说话,免得激怒了娘。 可是李氏却不消停,李氏觉得苏青青这一次确实是活该,不想让女儿也变成这个样子,于是趁机敲打起了苏柳月。 李氏看着苏柳月道:“这一次瞧见了苏青青的下场了吧?你可千万不要学她,简直不知廉耻!” 苏柳月直接反驳:“娘,你是不是有些草木皆兵了?我上一次那是因为无望之灾,是爹一个人出去赌,没有钱还赌债,才拿我去抵债的,我那一次跟苏青青的这一次能一样吗?” 李氏想了想也确实如此,但更多的则是对苏杰天的厌恶。 想到这里,李氏忍不住对着苏柳月问道:“柳月,你觉得你爹……会不会也变成像苏青天那个样子?你爹简直……我很担心他会再去赌,到时候没银子了,会不会又拿你出去抵债?” 不得不说,这个可能性还真有。 苏柳月的表情顿时就变了,她脸色煞白,看着李氏说道:“娘,要不然你跟爹和离吧,不然他真的是随时都可以拿捏我。” 李氏听了这话一脸震惊:“你胡说八道些啥呢?啥和离不和离的,你当真不怕村子里的唾沫星子淹死咱们?” “再说了,就算是村子里的人不骂我们,我回到娘家之后,还不是要被别人戳脊梁骨,和离?也不知道你是从哪儿听说这个词儿的!” 苏柳月没想到娘的反应这么大,愣住了,随即说道:“可是……他不把咱们当他的亲人,他上一次都能把我拿去抵债,说不定还有下一次。” “我实在是不想被他当成一个物件一样的,送来送去,上一次是因为侥幸,再加上苏芒的帮忙,我才能够逃脱,以后……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李氏实在是想不清楚,女儿到底是哪里来的胆子,居然想让自己和离,这件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 若真的离了,这在乡下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自己肯定会被唾沫星子给淹死的。 反正李氏长这么大,就没见过有谁和离的。 其实苏柳月也就是随口一说,因为她实在是害怕苏杰天再把自己给卖出去,当成了赌债。 上一次张老太爷家就是一个教训,可若自己跟苏杰天断绝了关系,说不定就可以躲过一劫呢。 苏杰天最近看着是老实了,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狗改不了吃屎,苏杰天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又会去赌。 到了那个时候,若是家里拿不出钱来,到时候,苏杰天肯定会再次把自己给换出去当赌债的,苏柳月光是想想就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一时间愈发的坚定起来,她看着李氏说道:“娘,我也不是故意胡说,你想想,下次若爹再做这样的事情,你能够拦得住他吗?若你拦不住,难道真要把我给抵债抵出去?” 说完,她突然伸手抓住了李氏的手说道:“娘我也不想的,但你瞧瞧,苏芒他们一家子不就是搬出去了。” “他们和我们老苏家都分家了,现在老虔婆还不是管不住她?人家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好日子眼看着蒸蒸日上,可咱们呢?咱为啥还跟老苏家牵扯?” 说到这里,苏柳月突然又升起了一个想法,她看着李氏说道:“娘,要不然,咱们去跟苏芒服个软,上一次本来就是咱们做的有些过分。” “咱们去跟苏芒道个歉,让她原谅咱们,然后咱们继续跟她合作,手帕生意本来就应该交给有头脑的人去经营,咱们只会做,但不能卖呀。” “让苏芒出去卖手帕,咱们就分一半的银子,苏芒不可能会昧咱们银子的,上一次……应该是咱们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了。” “就算苏芒昧了咱们的银子,那也是应该的,人家卖出多少钱,那是人家的本事,咱们又只会做不能卖。” “您之前去镇上看过,不是处处碰壁了,既然这样的话,不如就把手帕交给苏芒去卖,她拿多少银子,咱们都不管。” “反正只要咱们能够拿到银子,拿到手里的银子那才算是好的,等咱们攒够了银子,你和爹提出和离,哪怕你回娘家去住,姥姥姥爷也不可能会不欢迎的,毕竟咱们手上有银子。” “再说了,即便姥姥姥爷家里不欢迎你,咱们可以去镇上住去县城住,反正有了银子,咱们哪里不能去?” 苏柳月突然像是被打开了啥新世界一样,总而言之,只要手里有了银子干啥不行? 就说苏芒,如今苏芒家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还不是因为有银子,虽然村里会有人说酸话,但根本就不能让苏芒家伤筋动骨。 苏柳月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可以靠谱,再说了,老苏家的人……苏柳月也算是看清楚了,一个个的,都是只顾着自己的自私鬼! 上一次若不是娘非要救下自己,苏柳月都快见阎王了,经历过生死,苏柳月的胆子也大了不少,心也野了。 于是她看着李氏眼神更加的坚定:“娘,你好好的考虑考虑,做人就应该能屈能伸,上一次您不是为了救我的命,去求了苏芒吗?” “上一次做生意,是咱们没有经验,是咱们做的不对,咱们去认个错,苏芒应该就会原谅咱们了,毕竟咱们的手帕对苏芒来说是有用的,您说呢?” 李氏实在是没有想到,女儿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一时间,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看着女儿张了张嘴,最后却不知道该咋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