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欢喜的李三娘(1 / 1)

老关家添丁进口,众人都高兴得很,那爆竹都多放了好多响。 天还没亮,关老五亲笔写的对联就贴到了墙上。 当地的习俗,有大年初一行远路,登高望远的说法。 再加上今年关老四和关老五都要下场应试,所以老关家的众人都特别重视,天还没亮,大家都顾不得昨儿守岁到现在都没眯眼,早早就煮了汤圆,一人吃一碗,象征着团团圆圆又一年。 当地的汤圆个头比鸡蛋还大,里面包着花生芝麻馅儿,咬一口,里面的糖汁儿迅速充满口腔,吃起来那叫一个甜! 这种大大的汤圆,小孩子一般能吃两个,大人能吃四五个,那些汉子就吃得多了,一碗汤圆十多个吃下去,也依然不见肚皮有变化。 这个时候的糖精贵,不但价格高,而且产量少。 农耕社会的人们大多数都处于尚未解决温饱的时候,更没有人喊少吃糖,防止肥胖,谨防糖尿病的口号。 季月荷也吃了四个汤圆,曾经多吃一口甜食就怕长胖的她,终于实现了饮食自由。 大家吃过早饭,都闹吼吼准备出门。 大人孩子都换上了新装,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冯氏刚刚生产,季月荷打算留下来照看,就不和大家一起去玩了。即便如此,她还是给众人准备了不少好东西。 装着清水的竹筒,路上吃的零食甜点,还有一些小东西,拉拉杂杂收拾了一大包,拧给他们。 恰好隔壁刘家的屎蛋跑过来喊了,众人也不迟疑,朝着位于附近二连山上的青云观进发。 季月荷没去,可她没想到的是,关嘉茂居然也没有一起去。 不由好奇得很:“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的,等会儿他们都走远了。” “昨天太累,今天我休息一天,明天再出门。” 关嘉茂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他是看到季月荷没去,他思索片刻,干脆留下来陪她。 “再说了,家里不留人可不行。万一稍晚些有人过来拜年,却吃了闭门羹就不好了。” “是嘛……” 季月荷根本不相信他的鬼话。 “自然是这样。还有,新年好!” 关嘉茂向她问好。 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反倒吓了季月荷一跳! 这个男人平时就是个闷葫芦,今天居然向她问好? “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我可告诉你,今天是大年初一,你那些鬼名堂就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省得稍晚闹腾起来,彼此的脸面都不好看。” “……就问你一声好,还能闹腾?” 关嘉茂也是懒得再说,一拂袖,钻进了屋子里。 他打算做一道香酥肉来解解馋。 这大冷的天吃这道菜,别提有多好吃了! 季月荷也转身往屋里走,只是没想到门口处有人在叫她,原来是李三娘担忧女儿,天没亮就过来了! 在李三娘的手上,还拧着关老三的衣领: “亲家母,亲家公,听说我家春花昨儿夜里生了个大胖小子?哎哟!真是苦了我家闺女了!” “可不是嘛!足足有八斤半呢!好在从发作到生产一共只花了一个多时辰,春花这孩子昨儿可遭罪了……” 季月荷也高兴的招呼她,对被拧在李三娘手上的老三,不闻不问。 还一边说,一边把人领到了冯氏的屋里:“这孩子累坏了,到现在都还没醒呢!不过中间已经用过麻油鸡蛋了,孩子也睡着到现在都没醒……” 冯氏确实睡着了,还发出细细的鼾声。 孩子也团在她身旁,个头长得非常壮实,红通通的一团粉团子,正闭着眼睡得非常香。 看得李三娘忍不住伸出手,想抱起孩子,却被季月荷阻止了! 她做出“嘘”的手势,指了指外面。 等李三娘心不甘情不愿的出了屋,掩上房门,季月荷才压低了嗓子开口。 “春花累坏了,让她睡一会儿吧。孩子也才刚睡着,别把他闹醒了,让春花也没办法休息。” “对对对,你说得对。看我,都高兴疯了,连这些都不记得了。” 李三娘激动得很。 她早年生产冯氏时伤了身子,便再不能生了。这些年没少为这事伤心。 眼下,自己的外孙出生了,还是个男娃子,她能不高兴吗? 正因为她高兴得很,所以一时间,她根本就没办法平复自己激动的情绪。 她忍不住转了两圈,把关老三丢开,还瞪了他两眼。 “春花给你生了个儿子,你还敢跑?再跑,我打断你另一条腿!” “嗳,嗳。” 关老三什么话都不敢说,赶忙钻进了屋里。 她又想起自己带来的东西,赶忙把好东西都拿出来:“这些东西,都是我带来给春花坐月子的。还有就是……我不放心孩子,要不,这几天我就在老关家照顾春花,您看……行吗?” 其实当地,有些疼爱女儿的人家都会由娘家妈照顾女儿坐月子,更有有钱人家,直接把女儿接回别院调养。 当然,相对来说还是由婆家妈照顾的多。 季月荷原本都做好准备,要帮着照顾到孩子满月。 眼下李三娘主动提出照顾冯氏,她自然求之不得,一口应下。 李三娘欢喜得跟个什么似的! 她膝下就冯春花一个女儿,眼下她生的孩子,她自然是打心眼里疼爱着。 得了季月荷的准信,当即就抓了只她带来的母鸡宰杀。 季月荷好玄把人拦住了:“莫慌!锅里昨儿晚上就炖了一只鸡热着,等春花醒来,直接给她盛一碗就是。” “好好好,难得亲家有心了。” 李三娘高兴得很。 掀开瓦罐,果然看见了已经煲好的鸡汤。 她又忙忙碌碌,赶忙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逐一归置。 回头见季月荷还站着,不由有些好奇:“今儿大过年的,亲家不出远门?” “啊?出,这不……一会儿就走。” 其实,至从上次老关家分灶不分家,各自分开单独开火之后,老三一家子就单独在住。 可惜地龙翻身把老家毁了。 后来重建老关家后,关老 二和关老三都单独在挨着正院的旁边,一左一右各自建了三间屋子。房间虽然不大,却也和老关家彻底隔开了。 季月荷有些懵的从老三家出来,看着高高兴兴忙碌的李三娘,一时间,内心百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