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到唐的礼教被搬出来,王若梅想着,这场谈话大概也就到这里了,只能以杨元庆的口说出自己的不愿,却不能改变丝毫。
即便是杨元庆,也不能不顾礼教,而强行从王珪眼皮子底下带走自己。
王若梅放弃了,可杨元庆却没想就这么善罢甘休。
“那行啊,既然王大人这么说了,那就人情兑现吧!”
杨元庆摊开手,摆足了商人嘴脸。
王珪眼一瞪,咬牙道:“什么人情兑现?”
“我把你们一家子从嶲州弄回来了,你不得事后给好处费?真当我是做慈善的?”
“王氏一家能回长安,那是多亏了魏兄在其中周旋,你也就起到了一个点拨作用。”
杨元庆啧啧声问道:“正因为我的点拨作用,所以魏大人才向皇上谏言,请求你们一家回京,不是吗?”
王珪被怼的没话说了,主要是以往没和杨元庆这般的无赖打过交道。
半晌后,王珪方才说道:“那也是我女儿若梅找到你,要不然无亲无故,你怎么会帮我们?说到底还是我女儿救父心切。”
“没错,确实是你女儿找到我,我才帮忙。”
就在王珪松了半口气时,又听杨元庆说道:“但你也应该知道,当时我也可以不帮忙,既然忙已经帮了,人情你们一家子就欠了,现在我来收债天经地义。”
一番歪理又有依据相托,王珪突然无以反驳。
‘我可没求着你帮忙’这样的话,文人气息浓重的王珪说不出口,而且杨元庆不是一般人,是皇上.身前的红人。
若是王珪真要因为此事和杨元庆撕破脸,皇上那边好不好说是一回事,长安城那些王宫贵胄同僚们可会指着他的脊梁骨有说辞了。
现如今王珪刚回长安城稳定下来,王家是一点波折也经受不起。
思之又思后,王珪沉声问道:“那杨助教想要王某以什么还你人情?”
闻言,杨元庆指了指身后的王若梅,说道:“这个,就挺好。”
下一秒,王珪差点气吐血,再埋汰人也没见杨元庆这么埋汰人的。
紧接着,杨元庆又道:“王大人也别急着动怒,不妨先听听小子的建议。”
“请说!”
两个字,几乎是从王珪牙缝里挤出来一样。
“苗家小娘子的事,想必王大人也听说了吧?”
王珪纳罕道:“和苗家小娘子有什么关系?”
杨元庆微微一笑,说道:“苗唤重男轻女,奴役女儿为家族产业出力,事后觉得女儿无用,又想着去换取利益。”
“当然,王大人恐怕要说,他苗家的女儿在家从父,自然苗小娘子一切都要听苗唤的,不然就是不孝。”
“是。”王珪承认道:“自古以来圣贤书皆是这么说的,长安城内哪一家又不是如此?”
“那圣贤书可告诉王大人你,自家女儿辛苦数年维持家族产业,最后却落个被迫嫁给地痞无赖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