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嘉也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陈大人不仅是元和初年的状元,以往六年,在塑州政绩十分卓著。陈大人的父亲也在河东石州任知州,一门两父子,皆是朝廷栋梁。陈大人与老陈大人皆是实干勤恳之人,风评极佳。可没想到陈大人这样的朝廷栋梁,居然受到这样的遭遇。不知有多少能吏,因为吏部选拔之错,耽误终生啊。”
兰大人忙道,“陛下,王大人之事是蔺郎中一时糊涂。吏部上上下下皆是怀抱公正之心为朝廷选任,陛下!”
司马曜冷笑道,“兰大人,如今,你让我如何信你?狄大人,这件事你给我查清楚,但凡其中渎职的,受贿的,懈怠的,一一给我重罚!”
狄大人忙出列应下。
齐嘉又站了出来,一字一句道,“陛下,吏部发生这样的事情,臣建议将吏部以往五年的任命全部拿出重理,看是否还有其他冤情。”
这话一出,巨朝皆惊,就连兰大人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若是换做往日,孟太傅还在朝堂,那必然此时会站出来说道一番,只可惜孟太傅如今告病在家。而与兰大人交好的刘尚书,之前又因为科举一事,被吓破了胆,根本不敢站出来。
只有许大人十分赞同道,“合该如此!若是吏部没有猫腻,也不怕重理,不过费些事罢了。若是有猫腻,合该给那些被耽误的官员一个公道,给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一个教训!”
震惊朝野的审官案就这样的拉开了序幕,这件事对大晋朝的影响力不亚于其他任何事件。从根源上避免了朝廷中官官相护的情形,无形中增加了皇帝的权威。更是无形中影响了朝廷的格局,也让朝廷赢得了更多百姓和读书人的心。
唯一不满的,怕就是被罚了三年俸禄的兰大人了。
他这是被啪啪打脸啊,可他不敢把这气撒给皇帝,只能把账记到了齐嘉和孟太傅头上。齐嘉不用说,齐大人提出的审官署,直接削弱了吏部的权力。至于为什么有孟太傅,还不是因为那个蠢货蔺大人。
蔺大人作为自己的门人,背着自己和孟太傅勾勾搭搭,实在是让兰大人窝火,最后还惹出这样大的事端,让吏部的地位一落千丈,实在气人!
最终陈韬还是进了吏部,拿到了之前应该他的位置。因为之前那一通事情,大家对这位陈大人都是敬而远之,十分客气。
陈韬也不恼,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不避讳自己的身份,也不自高自傲自怨自艾。因为踏实的作风和灵活的脑子,渐渐的得到了吏部众人的认可。
至于那位因贪色杀人的王大人,被判了死刑。王家拿着大把的银子要救王大人的命,可惜投奔无门。有这样溺爱的家人,怪不得养成王大人那样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