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看起来眉清目秀,朝气蓬勃,眉宇间有一股英气,年龄大概在二十四五左右,周身有一股书生气息缭绕着。
“圣王,在下乃东唐王麾下国相长孙无忌,此次我王派我前来,一来是祝大王封王之事,二来是想与黄州签订同盟关系,同进同退,还请大王准许,好让无忌回去给我王一个交代。”
长孙无忌吗?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忠心辅佐太宗皇帝李世民一统天下、献谋支持玄武门事变,为贞观打下根基、推行王政,制定唐律,施光。
关陇门阀势力的支持者,李治能够被李世民选为皇位继承人,长孙无忌功不可没。
而且长孙无忌身兼外戚和元勋的双重身份,比较注意避嫌,与历史上某些骄横外戚绝不相同。自然被李世民喜爱,委以重用。
当然,长孙无忌也不是完美的人,在李世民晚年时,已经不是那么容易听从劝谏了。
他曾对长孙无忌说:“人苦不自知其过,卿可为朕明言之。”令长孙无忌谈自己的过失。
但长孙无忌却说:“陛下武功文德,臣等将顺之不暇,又何过之可言。”唐太宗当即就指出这是“曲相谀悦”。
唐太宗晚年不好直言,难得征求大臣们意见,长孙无忌却以阿谀代替忠谏,这是他作为名臣良佐的缺陷。
但瑕不掩瑜,长孙无忌的能力与功绩是不可消磨的。
“系统,检测一下长孙无忌的五维属性。”
【叮咚,长孙无忌,统帅91,武力72,智力95,政治98,魅力95。】
果然,长孙无忌能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果然是名不虚传,95的智力,98的政治,放眼全史都是名列前茅。
“圣王,你……”
长孙无忌这时发现东方凌羽一直盯着他看,心里直发糗。他感觉到自己的一切都被他发现一样,这个人太可怕了。
“哦,长孙无忌啊?东唐王派你来是为了签订攻守同盟条约?不知关于此事,先生是否可以给孤解惑?”
“不知圣王这是何意?我王愿与圣王签订同盟,自然是黄州兵强马壮,远非我秦州所能比的。”
“哈哈……”
东方凌羽听长孙无忌的话后,哈哈大笑,道:“秦州地处东洲南部,比之黄州少说也有千里之遥,即使是一方发生了战争,另一方也是鞭长莫及,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似乎我们双方完全没有结盟必要啊,难道东唐王觉得日后他秦州的势力将来可以与我黄州毗邻不成?”
东方凌羽不甘示弱,迅速反应过来,并对长孙无忌的话做出相应的反击。
但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后,心底也泛起了一丝波澜,心道,不愧是天可汗,果然厉害。看来,他已经猜到我黄州会成为他秦州发展的阻碍。
毕竟,自己明面上的大将也有王翦,高颎,秦琼,张公瑾等这些他曾经的部下和历史名将。
黄州的确有实力,也有那个能力阻挡李世民一统东洲大陆。
长孙无忌并没有惊慌,脸上并没有变化,似乎早有预料一般。看上去,依旧是那般风轻云淡。
“大王说笑了,我秦州民少病弱,怎么可能成为跨越几大州的大势力,大王太高看我秦州了。”长孙无忌不卑不亢的说道。
“先生谦虚了,东唐王文有先生这般高才,武有李玄霸这般堪比大宗师实力的战神,日后开疆扩土,还不是所到之处,皆望旗而降。想必,与我黄州毗邻,是迟早的事,孤倒觉得东唐王高瞻远瞩啊!”
“本王佩服,佩服。”东方凌羽把对李世民的评价侃侃而谈。
“大王是何以知我秦州有李玄霸乎?”长孙无忌一听,再也无法淡定了,这个人太可怕了。怪不得他,敢为天下先,日后必是我秦州大敌也。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顿时如坠冰窖,浑身发寒,冷汗慢慢从额头上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