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子笑嘻嘻地跟张茉讲了下九爷的事,却不料张茉的心立刻就沉了。
陕西!刘姓县官!告御状!
所有这些凑合在一起,瞬间就让张茉想到了李卫和翠翠。
翠翠可不就正是姓刘吗?!
所以四爷和十三爷最终还是把事情捅到了康熙跟前了吗?
张茉脸上掠过一丝忧虑,有些担心翠翠。
她记得史书上头,翠翠最后是跟了李卫的。
若翠翠的家人一直都在,她一个官家小姐,父母怎么可能把她许给个小乞丐出身的李卫?
“兆佳主子,您莫担心,万岁爷就是宣九爷过去问个话,来传口谕的太监还是满脸带笑的呢。
而且咱们九爷近来颇得圣心,宫里又有宜妃娘娘帮着周旋,定然不会出什么事儿的。”
小路子注意到了张茉脸上那一闪而逝过的忧虑,还以为兆佳主子这是在担心九爷呢,便赶忙开口劝慰了一番。
张茉听后,正要端茶盏的手顿了一下,然后她就垂下眼睛,仿若无事般的继续把茶盏端到嘴边喝了两口,才接着问道:
“九爷走时,可留下了什么吩咐?”
她没有去接前头小路子的话,但她的表现,很容易让人误解她是脸皮薄害羞了,所以也没引起别人的疑虑。
后面就听小路子继续欢快的说道:
“回兆佳主子,九爷说他中午不定能赶得回来了,让您不必等他,自行回府即可。
这南山别院不大,若您想逛逛,也可用过早上后再此逗留一会儿。
或者您想早点回府的话,奴才也可以让老丁头赶紧给您收拾一副车马出来。
这些都全凭主子您的心意呢。”
九爷会这般吩咐,倒不出人意料,只是小路子一句“老丁头”让张茉心念动了下,然后她便奇怪地对小路子问道:
“我听喜儿说,你告诉她的,住南山别院里只有老仆。
从昨天到今天,除了你们几个,我看到的下人也都是些头发花白的老者,可是有什么特殊的缘故?”
“呵呵,主子好眼力,九爷这座南山别院里,放的确都是些已经荣养的老仆妇,最年轻的人也都有快五十了。
这些人都是当年宜妃娘娘进京时,带着郭络罗氏的陪房之人,她们有些是在宫里伺候娘娘的,有些是在娘娘的铺子或者庄子里做事儿的。
有儿有女的那些,年老了自有儿女孝顺养老。
但还有许多无儿无女,或儿女早逝的,九爷怜悯他们老无所依,就把他们都收拢到了南山别院来。
这里地近隆福寺,又远离闹市,山清水秀,正是一处荣养的好地界呢。”
“......”
原来这里是一处变相的……“养老院”啊!
这答案十分超出张茉的意料,让她一时间甚至都有些难以置信。
那个嚣张跋扈,万事不着调的九爷,竟然会为当初跟在宜妃娘娘身边的老仆做这么多?
不过再想想他们府里的戴嬷嬷、卫嬷嬷,也的确都是宜妃娘娘宫里出来的老人,于是张茉的唇就不由得微微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