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曾玉蓉就问了,曾老三这辆车主要是装设备,劳保手套只是顺便。设备都是铁疙瘩,虽然很沉但占不了多大地方,且布料都有让性,也不至于损坏设备。
所以她可是花了不少功夫才把孔栋梁那剩下的瑕疵品给打包,准备带回去尽快把订单出了,尾款回来她可不就够去益县买房的钱了吗!
“这也太多了吧!”都比曾老三车上原本的东西都多。
曾玉蓉拿出她用碎布头编织的长绳索,“没事,只要串好了往上捆就行。”
曾玉蓉又在曾老三责骂之前使出杀手锏:“这些都是做头花的布料,我好不容易才靠着订单从服装厂赊到的,要是赶在这几个月全做出来,你和三嫂起码能挣好几百块。”
也不知道是财帛动人心还是“三嫂”这名头无往不利,曾老三黑沉着脸,认命地帮曾玉蓉一个又一个往车上放包袱,然后扎紧。
“小姑奶……”王厂长从孔栋梁那听说了曾玉蓉要走,急匆匆追了出来,才喊了个开头,就被曾玉蓉神采奕奕的杏眼给瞪了回去,换了个称呼:“曾同志,厂里还有很多瑕疵布,你看……”
曾玉蓉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太令人惊奇,王厂长实在是舍不得这个人才。
曾玉蓉微微摇了摇头,她今天已经在车间听到了一些闲话。第二服装厂并不是王厂长的一言堂,前面的合作是王厂长破釜沉舟的试验,但厂子效益一起来,别的人肯定不会放过机会,她不想被卷进这些糟心事里。
“王厂长,我很忙。没办法在省城久留,我的那份你出货后把钱给孔叔他们帮我收着再说其他。至于瑕疵布,实在是没办法处理,那就卖给孔叔。”
今天订购会之后王厂长就被厂子里闻讯赶回来的副厂长、工人给围得水泄不通,所以他不知道曾玉蓉借着订购会的东风签订了头花合同,也不知道曾玉蓉私底下和孔栋梁、刘小梅交代了许多东西。
曾玉蓉说完,便帮着曾老三把剩下的几个包袱都给递上车,把空隙填得满满当当,也扎得牢牢实实。
然后,她抱着被刘小梅塞得满满当当的挎包和临时用牛仔布做的一个大背包上了副驾驶,意气风发:“回家!”
怎么不意气风发!孔栋梁夫妻俩不愧是老好人,卖了二万三的现金,她都说了要剩下的那些杂布了,夫妻俩居然想塞一万块给她。她可不敢接,好说歹说,又让孔栋梁夫妻拿了五千块回去。
孔栋梁夫妻本来不收,是曾玉蓉说她入股,让孔栋梁再去沿海一趟,最好在那边找个加工厂长期合作,把牛仔服生意给做下去,先把风口的第一波羊毛给薅在手里。
不过,这一次,曾玉蓉可是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这笔钱就是去做牛仔服的,不能用在别的地方。
孔栋梁是老好人,耳根子软。但在没有人比曾玉蓉更有蛊惑力之前,他估计是言听计从的,曾玉蓉还是有点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