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接班人(1 / 2)

左宗棠篇完结以后,《泱泱华夏》在海外的影响力彻底爆棚。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甚至成为了一档全球性的节目。

所有人都渴望了解华夏这个仅存的文明古国,去瞻仰那璀璨如星辰,浩瀚如烟海的古老文化。

其实,一个节目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做到头了。

再做下去也没什么必要了,因为已经到顶了,没有上升空间了。

但黄渊依旧在做,只是把每两天一期改成了一个星期一期。

却依旧门庭若市,每次开播直播间的流量至少上亿起步。

他个人也凭借这档节目一跃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十大人物之一,人民日报甚至称他影响了足足一个时代的年轻人!

而且不仅是华夏的年轻人,更是全世界的年轻人!

他在演艺圈的地位也如日中天,越来越高。

最后甚至超越了张导,成为圈内神话。

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也许就是黄渊只拍过《泱泱华夏》,虽然他把这档节目每一期都拍的像是电影一样,但总归不是电影。

这也成了无数人的遗憾。

就这样,每个星期一期节目。

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

岁月荏苒,时光飞逝,一眨眼,便是三十年时光。

复华大学,德辉堂。

这里绝对是整个复华大学最为郑重,最为庄严,也最为核心的地方。

不仅仅是因为这是复华第一任校长马老先生留下来的地方,更是因为三十年前,有个人在这做了一期节目。

那档节目叫《泱泱华夏》,那个人叫黄渊。

自此以后,德辉堂彻底水涨船高,非重大场合,校方一般不会动用这个具有特殊传承意义的地方。

但今天除外,因为今天是一群学生毕业的日子。

复华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开学典礼一定要在德辉堂办,因为得让学生们知道学校的来历。

毕业典礼也得在德辉堂办,因为得让学生们记住学校的来历。

而的毕业典礼很特殊,特殊在,这一批学生全是历史系的。

饶是举行毕业典礼的老师见多识广,也没见过这阵仗。

历史系不一向是冷门学科吗?今年怎么这么多人毕业?

“同学,你是为了什么选择学的历史啊?”

“我啊?其实当年没想学历史。是我爸,在我还小的时候天天逼着我看一档节目,看着看着,自然就喜欢上历史了。”

“那为什么非要来我们复华呢?京都和水木的历史系可不比我们差呀。而且京都作为首都,历史底蕴肯定比魔都要来得厚重。”

“实在不行,去长安也行啊,那里是三朝古都,还有始皇陵。在那,历史系才是王牌专业。魔都毕竟是个经济型城市,学历史…在这不吃香的。”

那学生却是摇了摇头,道:“可是,他在这里啊!”

“他?”

“哦,那档节目的主持人,他叫黄渊。我想接他的班!”

“接他的班?你是说《泱泱华夏》?”那老师听闻此言,愣是惊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