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着实羡煞了一村子的人,今年年景特殊,上杨村的粮食虽然也收了,可是交了税之后,剩下的也就够一家老小吃的,着实存不下几个钱,很多村民就算是在丰收之后,也是舍不得吃白米饭的,而是会将家里的稻谷卖了,然后去买更便宜一些的粗粮,这样也能吃得更久些,还能存几个大子儿,而农闲的时候,他们一天只吃两顿饭。
而这个时候,村民们各个心里嘀咕,这李家当真是走了狗屎运了,不仅保住了两茬的粮食,产量还比以往高,若是他们也有这两茬的粮食,那他们也能吃上三顿饭了,想到这里,各个心中激动,他们明年,说什么也要跟着李家一起种两茬的稻谷。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中秋之日,李欣正在家做着月饼的时候,却听见村里传来一阵敲锣打鼓之声。
却原来是有收粮食的粮商来了村里,价格给得比粮店要高上两文钱一斤,就是粗粮,也高了一文钱一斤,这可把村民们给乐坏了,一个个的看着自家的米粮去村口卖。
对于普通村民来说,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前脚高价卖了,后脚就能以更低一些的价格,买些粗粮回来,这可就是纯赚的买卖啊,谁还不乐意?
李欣一听粮食涨价,也好奇的跟着爹去村口看,此时,已经有不少的村民,排着队在等着卖粮食了,粮商给的理由是今年很多地方颗粒无收,所以粮食金贵,也就跟着涨价了,这样的理由,倒也合情合理。
“大发,你家今年可是大丰收啊,眼看着晚稻也要收了,你这粮食卖不卖啊?”
杨铁锤站在村民们当中,看到李大发父女过来,笑呵呵的打招呼。
“我家人口多,那几亩地的粮食都不够吃的,哪里有的卖。”
李大发只是过来瞧瞧的,当下应道,“更何况,来村里收的粮食都涨价了,镇上和县城里的粮食怕也涨价了,说不定会更高,否则,他们大可以去镇上和县城买,没必要费劲巴拉的来村里收这些散粮。”
村民们一听这话,都觉得有道理,众人便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原本以为赚钱的买卖,经过这么一说,反倒是亏本了,这谁愿意啊,能多卖几文钱,那也是好的啊。
那收粮之人跟身边的伙计对视了一眼,管事的就道,“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我们徐兴粮行刚接了一笔大生意,仓库里粮食不够了,镇上和县里的同行虽然有粮,但是,咱们跟县衙也有约定,每天必须开门做老百姓的生意,所以,我们才来村里收粮食的,总之呢,机会就只有这么一次,你们村不卖,我们就去下一个村子了。”
管事的这话说的很清楚,这样的好事儿,就这么一回,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徐兴粮行管事这话一出,那些原本听了李大发的话,还有些犹豫的人,很多都下了决心。
“你们可都要想清楚了,就算是卖粮,也要留好过冬的粮食,没得到时候前脚卖了不够吃,后脚还得出去花高价买,那可就划不来了。”
“没事儿,反正平时咱们也舍不得吃这白米饭,倒不如卖了,去换些粗粮回来,再加上些白菜萝卜的,挨过这个冬天,也是没问题的。”
其中就有人毫不在意的说着,他们才刚收了粮食没多久,就因着干旱,村口被官兵收住了,粮食也没来得及换,现在人都来村口收了,哪有不卖的道理。
对此,李大发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心里颇有些不好受。
“爹,他们要卖粮食,咱们也拦不住,随他们去吧。”
李欣见此,在父亲身边轻声说道。
李大发点点头,表示同意,两人便转身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