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此等阵仗,非天子不能承受!(1 / 2)

次日卯时。

天渐渐破晓。

大地朦胧,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这时,万籁惧寂,突然传来的一道通报声划破了寂静。

“陛,陛下……”

只见赵贤正此时站在御书房门前,心急不已。

不同于之前。

没过多久,御书房的大门便蒋歆给缓缓打开。

“小八还在睡觉,赵公公有何事?”

知道赵贤的为人,不是极其重要的事情赵贤根本就不敢贸然打扰。

“蒋护卫,齐楚两位王爷已经快到京城了……”

“知道了。”

蒋歆二话没说,便再次回到了御书房中。

此时的赵贤也是长舒了一口气,虽然王爷回京并算不上什么大事,但这两位可不同……

虽然不知道为何,但他总觉得此事很有必要告诉刘子廷!

希望自己想的没有错!

赵贤想到这里的时候,只听到御书房内就响起了一道哈切声。

这个声音自然是出自刘子廷。

听到这动静,赵贤便连忙守在门旁。

不一会儿。

只见刘子廷正披着衣服,缓缓地踏出了御书房,双眼微微眯起。

让人不知道到底是没睡醒还是在想着什么。

“陛下……”赵贤拱手行礼。

闻言。

刘子廷也将目光瞥向了身旁的赵贤。

原本自己的对于这件事还是极其关心的,但却是忘了嘱咐赵贤。

今天,他可是要准备好好地试一试这两位皇叔!

“此事做的不错。”刘子廷淡然说道。

“多谢陛下!”

“两位皇叔不知从何处入城?”

“楚王城南,齐王城东,两人如今距离京城不到百里……”

“城南,城东皆不到百里……”

刘子廷喃喃自语,这两人莫不是商量好了要同时入城?

但随后便面露坦然之色,看向了赵贤:“让人安排迎接,必须以天子之礼相待!”

“天……天子之礼?”赵贤惊愕道。

那站在身旁的蒋歆也同样有些不解,只不过不同于赵贤。

赵贤会仔细地去揣摩其中的意思,反而蒋歆倒是不会。

看到赵贤犹豫,刘子廷再次强调,“传朕口谕,命周太仆驾六马,在由锦衣卫左指挥使聂翎两人带人随行护卫,于城南大驾相迎楚王……”

“这这这……”

赵贤目瞪口呆,虽然是不是真正的龙辇,但是天子才可乘六马,难道真的要用天子的阵仗去迎接楚王?

随后赵贤再次试探性的问道,“那齐王呢……”

“齐王……”

刘子廷微微一笑,“齐王那边规格相同,由你来驾车,让聂羿随行护卫!”

“老奴来驾车?”

“不错,将朕的两位叔父接到奉云殿等候。”

此时的赵贤脑海中思绪万千,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还不快去!”

随着刘子廷的喝声,赵贤也是心中一紧,连忙说道:

“老奴遵旨,老奴这就去办!”

说罢。

赵贤便拱手告退,一溜烟的就直接消失在了刘子廷的面前。

此时的刘子廷已经没有了任何睡意,回过头将目光看向了蒋歆。

“你想干什么。”

蒋歆十分敏感,眉头也随之皱起。

看到此景,刘子廷也是微微一笑,“时间还早,咱们先回寝宫!”

说罢。

刘子廷便带着蒋歆再次朝着寝宫中走去。

既然是第一次与这两位叔父见面,自然也得好好地准备一番。

洗漱更衣过后。

转眼间时间便来到了辰时。

此时寝宫内的刘子廷却又是乏累不已,继续躺在了龙榻之上。

而赵贤在传出口谕之后。

此时皇宫南门外,两辆马车也早已备好,数千名锦衣卫也已然在聂翎和聂羿的整顿下齐刷刷地站在了一旁。

至于赵贤。

则是和那周太仆两人忙碌不已,开始亲自检查着整个依仗队。

可就在不远处。

已经有不少早起的大臣都看到了这一幕。

“崔大人,如果我算的没错,明日才是祭祀大典吧……”

“是啊,今日才是初八,明日才会举行陵祭。”

“那怎么今天就是一副要出行的日子……”

“难道陛下是要出门了?”

“应该不会吧,这才辰时,陛下起不了那么早,更何况大典在即,陛下怎么可能出去?”

“不对劲,你看没看到,那两辆马车……”

几人议论纷纷,最终他们目光却是看向了那人群中央的两辆马车。

“一匹,两匹……”

“六匹,足足有六匹!”

“只有天子座驾才能配上六匹骏马,可是为何这两辆马车均有六匹?”

“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此时众人一个个都眉头紧皱,不知道此举到底是何意?

“赵公公和周太仆也在哪里,不如去问问?”

不知谁这么一开口,其他人却是纷纷摇头!

若是周太仆一人倒还好。

但是那身旁站着的不仅仅只有周太仆,还有东厂督主赵贤,锦衣卫左右指挥使!

虽然他们并没有得罪过赵贤,在以前多少还有些交涉。

但是自从赵贤任命东厂督主之后,他们不自觉的便会与其划清界限,免得引人猜疑。

此时。

一道埋轮破柱的声音响起。

“你们在这里聚集着干什么,莫不是私党结营?”

众人心中一紧,纷纷回头看去。

只见此时,王谦和一帮御史官员站在了不远处。

王谦一脸的刚正不阿,何以前的那种气势截然不同!

如今的王谦已然成为了众臣口中,最勤奋、最严谨、最为不挠不折的存在。

已然成为了一股清流。

只不过这股清流整天都在冲刷着他们,即便他们干净不已,但依旧还是会遭到王谦的监督。

“原来是王大人,失敬失敬!”

“是啊,王大人……”

“少跟我废话!”王谦没有丝毫的客气,虽然他也看到了那南门外的动静,但此刻的他根本不想那么多。

“若是让本官发现你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本官可不会跟你们这么客气!”

说罢,王谦便对着身后的几名御史官员摆了摆手,“给我把这些人的名字给记下来!”

“是!”

随着身后的回应声,只见这几人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册子和毛笔,在舌上微微一舐,随后便开始对着这些人的面容开始记了下来。

顿时这些人一个个都掩头遮面,但明显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哎呀,王大人何必如此啊!”

“是啊,我等只是在商量明日祭祀之事啊……”

王谦依旧没有理会他们,反而是问道,“都记清楚了没有!?”

“回王大人,已经记清楚了!”

王谦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随后才将目光看向了那不远处的南门外。

虽然他现在是义正言辞,但心里对此何尝又不是十分好奇?

不过仔细一想。

就连赵贤和锦衣卫都亲自出马,那代表的自然就是皇帝的意志!

陛下行事之怪众所周知,那么这次又是做什么呢?

虽然很想知道。

但是即便自己一清二白,他也万万不敢上前贸然询问。

这倒不是说他怕了赵贤和锦衣卫,而是怕自己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惹得陛下恼怒罢了。

想到这里。

王谦便再次将目光看向了那面前的诸位大臣,“王某这就回去调查,若是有什么事,王某必然会亲往尔等府上喝茶。”

说罢。

王谦便摆了摆手,带着一众御史官员离开了原地

此时那些被记下来名字的朝臣们哪里还敢聚集再次,于是也连忙散去了。

逐渐天明。

时间已然来到了辰时。

朝阳也如同一个轮盘一般挂在了东方。

此时京城中的行人也开始逐渐增多,摊贩们的吆喝声更是断不绝耳。

“出发!”

随着赵贤的一声令下,两辆马车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朝着城外行驶而去。

两个队伍配置几乎一模一样,有依仗百人,锦衣卫千人,分别由周太仆和赵贤两人驾车,聂翎和聂羿也分别护卫着两个不同的队伍。

可是当队伍行至城中闹市之时,百姓们便很快就关注到了这里。

“是陛下出来了么?”

“天子驾六,必然是陛下出行,这陛下这个时候出去做什么?”

“管那么多呢,上次就没看到陛下!”

随着队伍的前行,这些百姓见此纷纷俯首跪地,一个个都在喊着皇帝万岁。

这样的景象分成了两股。

城东城南各有一股,甚至城西的那些百姓闻言,更是一时间不知道到底该去城东还是城南观摩。

毕竟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说法。

无非不同的就是那驾车人和锦衣卫,不过对他们来说也并认不清。

去了城东的百姓说城东的是对的,去了城南的百姓却又说城南才对。

不过这些自然对刘子廷的计划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反而两方的城门守卫却是麻烦不已。

这些百姓行礼之后,虽然有人目送队伍出城,但大部分人却是紧紧地跟在队伍的后方,似乎有道不尽的话想要跟天子倾诉。

然而。

这些人都被那些城门守卫都拦在了城门口。

随着两支队伍各自驶出城门后,在距离城门外十里地时便停下了脚步,等待着这两位王爷的到来。

比起城南,城东这边的赵贤却是没有那么焦急。

许久没有出宫,虽然知道这大乾娱乐城一直在兴建,但无非就是从邸报中看到,要么就是别人的传信。

直到现在亲眼看到的时候才知道有多么地宏伟。

忽然就想起了之前刘子廷在御书房中跟那将作大匠所说的话。

“楼与楼之间或用桥梁连接,不论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可以在这当中实现!”

如此看来。

陛下的想法果然可以说是惊为天人!

正当赵贤惊叹不已之时,一个数百人的队伍缓缓朝着这边驶来。

这百人中有身穿盔甲的士兵,也有不少奴仆和婢女。

但为首之人却是身穿银盔,骑着一匹白马,腰间还横跨着一把利刃,极其威风。

此人乃是齐王的嫡子——刘寰。

但此刻,赵贤最为注意的还是队伍的中央的那一辆马车。

不用多问。

在这马车当中的必然就只有那位齐王刘绪,也就是先帝的二弟,刘子廷的二叔。

随着距离愈来愈近,那为首的刘煌瞬间就意识到了不对,悄悄没入了队伍中央,来到了那马车的身旁。

“父王!”

刘寰的声音十分低沉浑厚,那马车的侧帘也被缓缓掀开,露出了一张黝黑的脸庞。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齐王刘绪。

“寰儿,怎么了?”

“父王,前方百米似乎是天子座驾……”

刘寰话音刚落,刘绪瞬间就眉头一皱,“你是说陛下亲自来迎?”

“嗯。”

刘寰点了点头,脸上一丝不苟。

“停下来,赶紧停下来!”

刘绪赶紧下命令,此时的刘寰也同样是大手一挥,大声喊道,“停止前行!”

随即。

整个队伍也就停下了脚步。

那马夫也连忙吁的一声,直接止住了马车的前行。

此时整个队伍距离赵贤只有十米之遥。

只见咚咚两声响,齐王连忙走出了马车,刘寰见此,亲自下马将齐王给搀扶了下来。

刘绪的身材并不高大,比之刘寰更是矮了近一个头。

抬眼望去,看了一眼赵贤那边的队伍之后便低声对着刘寰说道:

“寰儿,陛下亲自相迎,我父子两应该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