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邵元恺又说着:“那,我们就先增派二万的人马,抓紧去南方的邙山增援着李大将军。”
邵元恺下令说着,接着,那个士兵便领旨下去执行着。
“是。”士兵回答着说。
直到那个士兵刚从地上站起身来之后,赵大人便叫住了那位士兵。
赵大人说着:“等等等。”
髙殿之上的邵元恺也是愣了一下,一脸狐疑着,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的情况。
于是,邵元恺便不解地问着说:“赵大人,这,你是认为这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的吗。”
赵大人拱手着,笑笑着说着:“回皇上的话,臣认为皇上还是收回刚才的口谕。臣认为这样做,有些不太妥当之处。”
赵大人的这番话,邵元恺倒是很有兴趣去听听看。
在兵法军事这方面,邵元恺也是知道的,自己以前在书本之上是费了很多的气力去理解,可是,在着行军打仗着刚面,他是有些不太擅长,这也是他深知自己作为一国之君,有所欠缺的地方。
于是,邵元恺说着:“好,那赵大人说说,朕这个做法有什么不太妥当的地方。”
赵大人回答着说着:“回皇上的话,现在的局势,是夏凉国有了十万的军马,而我们却只有五万的兵马。夏凉国的人数整整是我们的人马的两倍。在数量上面,我们荣国就已经失去了很大的优势的了。而现在我们荣国还有三万的人马,如果,皇上现在又增派了两万的人马去了,臣认为,这远水治不了金科的。”
邵元恺抬了下眼,示意着赵大人继续地说下去。
于是,赵大人接着说着:“五万再加上五万的人马,我们荣国也只是八万人马而已,还是和夏凉国的数目有些差距。我们如果只是一味的把全部的人马给增派过去的话,也只是枉费。在夏凉国的十万人马的面前,这五万和这八万又是什么的区别的呢。而且,另一方面,如果仅仅是把荣国这里仅有的士兵们调遣了过去之后,万一,荣国遇见了什么不测的事情的话,没有士兵,只好是危险的啊。”
赵大人头头是道地分析着。
邵元恺一边听着,也一边很些认同地点着头。
他仔细地去想一想,认为这赵大人说的也很是道理。
便就召回可刚才的口谕,决定这事情还是要好好地再仔细地想一想。
可是,有一件事情,邵元恺有些想不太明白,便趁机问着赵大人说着:“赵大人,朕有一件事情不知道是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赵大人问着说:“不知道皇上所为什么问题感觉到困惑的。”
邵元恺轻叹着,说着:“我们荣国,国力昌盛,百姓也是大量的迁徙而来,按道理来说的话,没有道理才有八万的人马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