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正事林东也不好再开玩笑,当即将让他先送三人去安东军的话再说了一遍。
熊越答应一声殷勤的走到李芳身边道“李小姐请!”
林东摇了摇头,没想到熊越铁骨铮铮的汉子还有这一面,要是能成的话,倒不失一件好事,就是这李小姐是不是太小了一点?算了,既然古人都这么干应该也不成问题吧!
朐山县城鬼见愁被杀的事很快便在十里八乡传开了,这些地方的铁匠听说安东军大量招收铁匠且待遇优厚,便纷纷赶了过来。
开始他们还不相信,可当他们找到李铁匠打听过一番之后,总算确定了事情的真实性,于是立刻向安东军报名,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便立刻返回家乡带着家小来了安东军的驻地,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且不说在这里工作有多少工钱,单是子女可以免费上学这一条就让人无法拒绝,毕竟在明代他们这些低贱的匠户是很难将自己的子女送入学堂的。
于是乎这事便一传十十传百的传了开来,很快便有不少铁匠前来投奔。这些铁匠之所以很多都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技术十分不错,这让林东欣喜不已,看来朐山县这事是做对了。
现在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自己母亲和小舞还在城中,而自己又不得经常回去,自己杀了张县令的外甥,万一这张县令丧心病狂找自己母亲和小舞报仇那就麻烦了。
几经思考之后,林东还是决定把母亲接过来住,这样一来可以就近照顾,二来也比在县城中安全得多。
想到便干,于是当天晚上林东便令程三将母亲和小舞接来到了军营外的一处民宅中。
程三也是个有眼力的主,见林母和夫人来了,立刻安排了两队侍卫日夜不停的看护着院子,这让林东对这程三又高看了一眼。
在铁匠们的宣传下,不到一月时间安东街便招够了数十名铁匠。
虽然这些铁匠的技术参差不齐,可对锻造火铳并没什么影响。
回到军营之后,林东立刻让苏义将今天在朐山县发生的事写成了战表报了上去,并将老百姓的证词都写了上去,在苏义的笔锋下,申小刚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狂徒,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自己不过顺势为之,甚至他还借机打了张县令的小报告,说他纵容外甥行凶,罪大恶极。
做完了这些,林东又将李达找了过来询问了物资运输和储存情况。
按照李达所说,到目前为止,所有物资已经全部入库,军资也按照林东的要求存入了库房,并按照名目归类完成,所有安东军都已回到了东海中所。
而那些从凤阳来的百姓也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水利修建也得到老百姓大力支持,数条水渠都在有条不紊的修理中,更让林东欣喜的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