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迎门而入的朱贵,还有些放不开面子,犹犹豫豫的站起身来。
朱贵整天迎来送往,眼力劲非常足,这青年虽然神情憔悴,但眼神凌厉,身形健壮,不像是一般人物。
他三两步迎上前道:“朱贵来迟,怠慢贵客,不知贵客姓名,也好向我家头领汇报。”
看到朱贵如此客气,青年抬手回礼道:“某东平府都监董平,受到太守陷害,特来投奔梁山诸位英雄。”
“啊...,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双枪将’董平?”
原来,青年就是从东平府逃离的董平,以无往日俊逸英朗的神态,一身华丽的衣衫沾满了尘土。
“朱头领,你谬赞了,不才正是董平!”
“快,备船,我亲自送董英雄上山!”
朱贵得到确认后,大喜不已,双枪将董平,这可是山东地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名气上不比林冲少半点,甚至还有些许超出,至少董平是正统武将出身。
梁山大寨,响起一阵阵连营的号角声,白衣秀士王伦早已得到消息,带领杜迁、宋万站在山脚滩头的迎客亭,向酒店方向的水面不时的打量。
王伦那本已舒展的眉头,又一次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作为梁山老大,王伦也希望八百里梁山泊能够日益壮大,可是这一切都要在可控的范围内。
就好比林冲,名声显赫,武艺高强,就是他不可控的因素,所以他要打压对方,以期能够掌控对方。
不成想,还没等他掌控对方,林冲就不告而别,至少让他松了一口气。
这才不到半月余,山下居然又来了一位不下于林冲名气的东平府兵马都监,一时让他既担心又忐忑。
董平身居高位,至少已经是中级武将,可不比只是教习的林冲,敲打起来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就在他思索间,远处水泊中一艘快船由远处快速驶来。
“头领,朱贵兄弟和董都监马上就到了,我们是不是上前迎一下?”
听闻杜迁所言,王伦摇了摇头道:“你我些许沉得住气,董平能做到一府兵马都监,必定武艺高强,咱们必须压一压他的气势,不论今后他是走是留,都要让他心里清楚我们的态度。”
杜迁闻言还要说什么,被其身旁的宋万一把拉住,对其摇了摇头,让他不要再与头领多言。
这时,朱贵已经带着董平走下快船,见到站在迎客亭未动的王伦,暗地里摇了摇头,与董平细数几句客套话,就带其走了上去。
董平脸上虽然带着笑意,但其眼神中一抹戾气稍瞬既逝。
众人在迎客亭相会,得到朱贵的引荐后,董平对着王伦纳头变拜道:“某受程贼陷害,今日得幸王头领收留,某不才愿做一马前卒,供头领驱使,还望头领成全!”
王伦闻言大喜,没想到董平居然如此软弱,没用自己敲打,就能拜服于自己,真是莫名的高兴。
他急忙探身扶起董平道:“董兄弟何出此言,只要你不嫌弃为兄,我愿与你兄弟相称,你我连手傲笑这八百里水泊。”
董平原本低着头,嘴角带着一抹冷笑,听闻王伦之言,心中对王伦更加的鄙夷。
隐去心思,董平抬头大喜道:“哥哥在上,小弟今生愿供哥哥驱策!”
王伦大喜...
杜迁、宋万、朱贵同贺!
……
东京皇宫,文德殿
杨戬一声:“皇上驾到!”
把殿内文武大臣窃窃私语的声音压了下去。
赵佶在两班文武的注视下,缓步走上六道御阶,登上龙庭,坐上龙椅。
俯视朝堂,左右以蔡京、郑居中(知枢密院事、太宰),童贯、高俅居首位。
“有事起奏...”
杨戬又是开口说道
年近古稀的蔡京踏前一步,躬身向赵佶行了一礼道:“老臣有事起奏!”
赵佶心领神会的看了蔡京一眼,他对这位三朝元老是又爱又恨。
爱其玲珑剔透,自己每一个心思,他都能把握住,而且事情办得完美。
恨其娇纵跋扈,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弄得朝廷乌烟瘴气。
可赵佶从没有在自身找原因,这一切不都是拜他所赐吗?
蔡京只徽宗赵佶一朝就是三起三落,把权臣手段演绎的淋漓尽致。
赵佶为其树立的对手都一个个或倒台或暴毙,蔡京却能独善其身,可见其手段高明。
也就留下文官魁首郑居中与何执中摇摆不定,见风使舵。
真称得上对手的只有童贯、王黼、蔡攸几人,而且这些人都与蔡京一样为祸国殃民的奸人。
更有“隐相”之称的大太监梁师成在王黼背后撑腰。
从这其中能够看出,徽宗一朝英才不继,人才凋零,国祚衰落,已经逐渐显露端倪。
近期因工作调动,将会延迟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