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这篇这么好的文章我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看。子清,以后你要常来常往。我们多探讨探讨一些问题。”
…………
“蕴存兄,怎么了。”
出来之后张学文发现仇亮的兴趣不高。
“子清,我忽然感觉到革命的道路很不平坦。我认识众多湖南留学生当中杨先生和陈先生都是见识非凡之人。但是他们却对于你的观点完全是嗤之以鼻。”
“蕴存兄,你又怎么能确定我们的主张才是正确的。说不定是杨先生和陈先生的主张才是正确的呢?”
张学文调侃了一下。
其实能够认识宁调元这样的人物,张学文已经是很高兴。宁调元说话风趣,对于革命的理解很深。更重要的是宁调元此人思路活跃,每每都能够问道最核心的东西。
至于杨守仁和陈家鼎两个人,虽然完全不认同自己的主张,但是张学文一点没有怪责他们。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如果论起本身的才华没有一个人是比张学文差的。甚至可以说远远超过张学文的。
张学文不过就是比他们多了百年的历史经验而已。
他们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但他们抛弃优越的生活,为革命奔走呼喊。这本身就是值得后人佩服和肯定的。后人又有什么资格站在上帝视角,高高在上评价他们。
反正张学文是做不到。因此虽然有一些失望,但张学文并没有怪他们。
“子清,我相信你。”
仇亮突然之间拍了拍张学文的肩膀,很是坚定的道。
“谢谢。”
仇亮的信任就像是沉甸甸的东西压在了张学文的身上。
…………
宁调元的确把张学文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之内,留日学生因为一盘散沙所以没有一个压得住阵脚的报纸。以前的《湖北学生界》、《直说》、《浙江潮》、《江苏》这些报纸曾经都是辉煌一时。
不过大部分都是因为经费的原因停刊。
因此现在的东京没有特别出名的报刊。最后宁调元把张学文的文章放在了湖南留学生自主发起的、基本上只在湖南留学生内部流传的《新湖南》里面。
因为经费原因这些报刊都是有定量的。
不是什么文章都能够上去的。
这还是靠着宁调元的面子,才塞进了里面。而张学文也是这个时候开始了他真正的革命之路。之前的张学文并没有太主动,但这一步可以说是张学文第一次主动迈出。更是张学文的名字第一次真正出现在这些革命党面前。
这篇文章和张学文、仇亮在杨守仁他们那里得到的待遇一样。当时的湖南留学生也好、其他地方的留学生也好,他们更多地是喜欢激情澎湃的文章。
高喊口号,虽然没有实质内容,但是现在的年轻留学生却更加喜欢。
张学文的白话文倒是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波动。顶多就是一些人笑话张学文学问低而已。
现在名气甚大的梁启超,他的文章其实也没有什么东西。大部分国学大师批评梁启超的文章不知所谓,根本就上不得大台面,顶多就是打打嘴仗而已。甚至不少人说起梁启超的文章,都笑话梁启超没文化。但是年轻人就是喜欢梁启超的文章。梁启超的粉丝是一个接着一个。在这几年学习新学的年轻人当中,梁启超的文章非常受追捧。
因为梁启超的文章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
但是张学文的这篇文章却是干巴巴的。里面的一切完全都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因此很多年轻学生是根本没有兴趣的。
反应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