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袁世凯这是要干什么?这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本来大家开会开的好好地。为了规划未来五年计划,几天之内都是没日没夜的开会讨论。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的专家进行讨论。
可是会议还没有结束,就接到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消息。
杨庶堪愤愤不平。
“就是。”
“该死。”
“巡阅使,我们绝对不能这样看着。如果这次的事情放过去,我们怎么对得起死去的烈士。”
“巡阅使……”
一个个都跟张学文说话。
张学文坐在上面也是脸色难看。袁世凯和南京扯皮几个月,袁世凯终于就任临时大总统。这些都受到全国民众的关注,因为对于大家来说,满人的江山终于结束。
好日子就要到来。
所有人都在期待一个和平,期待国家能够从此不在打仗,迅速恢复正常。甚至希望中国从此走向康庄大道。
这是现在的民心所向。
到了这个时候,就连张学文这样激进的人都不在说北伐的事情。除了自己实力不足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现在的情况。逆民心而动,是不可能成功的。
现在的民心就是盼望和平。
因此张学文也已经准备好了。在未来一两年之内,主要的工作就是发展西南经济。只有财政富裕,张学文才会有钱扩兵,才能够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
所以这段时间,张学文主要做的就是和西南五省的省长,制定未来五年的计划。铁路计划、公路计划、工业计划、农业计划等等。
但一件事情,却让整个西南省份的同盟会会员义愤填膺。
西南同盟会的大佬人物,一个个都聚集在张学文这里。其实就是为了一个小事情,一个之前就让张学文恼怒不已的案子。是江苏的姚荣泽案。
因为姚荣泽案前些日子刚刚宣判。经过三次庭审,陪审团认定姚荣泽谋杀罪成立。12月19日,法庭判处姚荣泽死刑,三个星期内执行。
本来案子到这里应该说有了一个完美的结果。
或者说案子从此结束。
可是法庭“特假五分钟,准姚荣泽发言”。姚荣泽称杀死周、阮两人“系受绅团逼迫,非出己意,哀求轻减”。7名陪审员“共表同情”。经承审官认可,由陪审员集体禀请大总统“恩施轻减”。审判官陈贻范、丁榕也表示同意减刑,然后电告袁世凯。
袁世凯接到电告之后,将姚荣泽特赦,改为判处监禁10年,附加罚金而结案。姚荣泽缴款一万元,作为对周实、阮式抚恤以及建祠安葬的费用。
1911年12月23日,姚荣泽活了,死而复生。
仅仅判了十年,这让同盟会会员都是勃然大怒。
这是开玩笑。
姚荣泽血腥镇压了同盟会会员,杀害那么多人,竟然仅仅判了十年监禁。对于同盟会的会员来说,一个个都是义愤填膺。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
南京那边已经是炸锅。
南京那边的同盟会一个个都在指责伍廷芳,指责伍廷芳滥用职权、实行专制,破坏民国法制与民权。柳亚子说:“因为司法总长的干涉,沪军都督府便组织起混合裁判法庭来,还居然用了陪审员制度呢。”
这还是开始。
南京的革命党一阵炮轰伍廷芳,弄得七十岁的伍廷芳急火攻心,一怒之下辞职离开南京临时政府。
看的张学文也是火冒三丈。
本来一个简简单单的事情,叫他们弄得这叫什么事情。姚荣泽一个小人物,当初抓的时候,直接就枪毙,哪里有这么多事情。现在事情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牵涉的人物是越来越多。
本来是想要什么普及现代法律,但是到了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
现在已经变成了袁世凯和同盟会角力的舞台。大家谁还记得案子本身。
“少屏,以我的名义给袁世凯发电报。我们绝对不会同意袁世凯身为临时大总统滥用特赦的权力。告诉袁世凯,他是临时大总统,不是中华民国的皇帝,没有资格特赦一个杀害革命同志的刽子手。措辞可以严厉点。”
“是。”
和杨庶堪说的一样,张学文也认为这里面有袁世凯试探同盟会的想法,也有挑衅同盟会的意思。
如果这次的事情同盟会自己没有表现出强大的力量,或者说同盟会没有表现出团结一致的态度,袁世凯就能够试探出同盟会的情况。而且一旦同盟会没能够阻止这次的判罚,就会严重打击同盟会会员的士气。
毕竟自己同志被杀了,最后法院判了一个监禁十年。说是监禁十年,但里面有什么猫腻,大家谁不知道。
岂有此理。
“给总理发电报。这件事情总理如果不管,可以让出同盟会总理的位置。一个无法为同志伸张正义,还亲自插手这件事情,导致这样结果,总理有无法推卸的责任。总理必须要负起同盟会总理的责任。”
张学文对于这些幼稚的同盟会高层也是大为不满。
当时让陈其美直接宣判就可以。孙中山身为临时大总统,支持伍廷芳,亲自插手这次的事情,弄成现在的情况,让张学文是非常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