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其美是当初非常激烈反对和袁世凯妥协的人物。他自己都要组织北伐。可是他怎么会第一个反对。一瞬间会议场鸦雀无声。
“总理,我认为现在是共和。既然是共和,我们可以在法律框架之内解决问题。现在不是已经有证据表明是赵秉钧和洪述祖吗?法庭就招他们出庭,好好审一审。这才是共和国家的做法。”
孙中山对于陈其美的态度非常恼怒。
陈其美一直是孙中山的左膀右臂,在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后回国稳定局势,陈其美是有很大的贡献。可是现在他怎么就这样反对。
“英士,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就是袁世凯的手笔。”
“就算是袁世凯,也不宜动武。如果袁世凯真的是凶手,那么由国会弹劾袁氏,并组织最高特别法庭,召袁到庭,依法审问,并判决其罪名,依法解决。如果我们现在动武,就会失去正当性,合法性。”
孙中山突然意兴阑珊。
毕竟陈其美是孙中山的嫡系,连他竟然都反对武力讨袁,谁还能够支持他。
“我们不能继续忍受。袁世凯现在步步紧逼,如果我们继续退让,以后哪里还有我国民党的立足之地。”
李烈钧看到大家都不说话,立马就出来支持孙中山。
李烈钧此人绝对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李烈钧成为江西都督之后,和袁世凯隔空交手好多次。袁世凯要求江西的部队改编为一个师一个旅,但是李烈钧就强硬的拒绝。
在江西养了两个师一个旅。
袁世凯要求军民分治,李烈钧开始是激烈的反对。后来看舆论都是支持军民分治,所以就顺势赞成军民分治。但举荐的人手是自己在江西上学时候的校长。
本来李烈钧以为两个人合作,还能够继续统治江西。
可是这位一下就投靠了袁世凯,让李烈钧大怒。在他来到江西之后,李烈钧就示意自己的部队和警察闹事,跟袁世凯让曹锟闹兵变一样,弄出了兵变的趋势。吓得这位立马从江西跑了。
然后袁世凯收买一个人,让他兵变。
可是李烈钧反应很快,立马调动部队进行镇压。还有一次是李烈钧从日本购买七千条枪,可是到了半路被北洋军的海军军舰给截胡。李烈钧立马架炮告诉军舰,敢走就立马炮击。
最后还是经过调节,才结束了这次的事情。
当中影响力最大的还是江西民政长事件。
李烈钧可谓是有勇有谋,在江西这块土地上和袁世凯几次隔空交手,反而是大获全胜。李烈钧本人在江西的实力是越发的强大,在革命党控制的省份当中,李烈钧的江西算是最强大的。
李烈钧并不是盲目的支持孙中山。
李烈钧做过计算。目前来说是袁世凯的北洋军最虚弱的时候。因为好长时间没有足额的军费,让北洋军上下怨声载道。而革命军虽然裁撤了很多部队,但是目前手中还是有七八万部队。
而且辛亥革命结束不过一年时间,革命党实力还不错。只要努力一下,在组建几万部队不是不可能。
还有希望。
但一旦事情拖下去,对于国民党反而没有好处。特别是袁世凯加紧和国际银行团谈判,一旦真的贷款成功。到时候袁世凯就不缺钱,可以肆意的扩军。
这才是最担忧的。
“目前我们国民党在国会大胜,应该趁此机会赶紧组阁。然后在国会弹劾袁世凯,不选择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这样袁世凯就没有大义名分,我们设立法庭审判他。”
林森摇摇头,不赞同李烈钧的想法。
李烈钧看着一眼林森之后,冷笑道:“审判袁世凯?他手上十几个师的军队,你以为他们拿的是烧火棍?他们会任由你们审判袁世凯?愚蠢至极。”
如果说孙中山要武力讨袁,更多的是义愤之下的表态。
基本上没什么计划。
那么李烈钧不同。李烈钧是一个很聪明,能力非常出色的干将。他是仔细进行过分析,认为可以讨袁。而且也不认为法律框架之下可以审判袁世凯和赵秉钧。
袁世凯手底下十几万的北洋军能让你们几个书生审判他们的老大。
不把你们几个书生突突了,就该谢天谢地。
“袁世凯辛亥革命的时候损失太大,而又盲目扩军,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很多。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机会。”
李烈钧最后还是希望能够立马进行反抗。
“破坏共和、破坏法律的罪名我们可承担不起。”
但国民党高层基本上的人都反对武力反抗。李烈钧看到这个样子,哈哈大笑,道:“我们现在不反抗,先机已失。等到袁世凯准备完毕,我们再想反抗,徒劳无功。”
“哎——”
李烈钧叹口气。
不过李烈钧很快道:“狡兔三窟。我们就算是要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也应该积极做军事准备。正所谓有备无患,一旦袁世凯不遵守‘临时约法’,我们也能够反抗。”
“不。”
胡瑛摇摇头。
“如果我们积极备战,就会制造紧张气氛。袁世凯会认为我们要武力北伐,到时候袁世凯就更不愿意接受‘临时约法’。不可取,不可取。”
李烈钧看到如此,勃然大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的意思是要束手就擒。”
“哼。”
李烈钧的脾气算是不错的。
但是被大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也是恼怒不堪。甩了甩袖子,然后就离开了会场。
孙中山看到现在这个样子,也是意兴阑珊。最后只能是宣布散会。
第一次的国民党高层会议,什么都没有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