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未来五年我们国家重点要投资的几条铁路。”
张学文不着急。
反正有时间,慢慢来。不要弄得好高骛远,因此张学文未来五年主要的铁路就是京伦铁路、围绕大同的铁路、以及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竣工。
这些铁路没有一个是张学文自己加上去的。都是满清政府以前规划好的,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修建的。包括京伦铁路,当年满清要修的是京绥铁路,只不过张学文准备把铁路修到库伦而已。
还有大同沿线的铁路,也都是满清规划过,但还没有来得及铺设的铁路。现在张学文要做的就是把满清规划过的铁路真正的铺设。
如果全都完成,到时候五年之内就要建设近四千里的铁路。
已经是相当了不起。
“可是这么多钱从哪里来。”
新任交通部长的施肇基提出了疑问。
国家财政有多少钱,大家心中都有数。你们铁道部要修这么多铁路,占了国家财政,那么分到交通部的钱就会变得很少。大家都在盯着国家财政,岂能让你铁道部全都拿走。
施肇基的话让很多部门的一二把手点点头。
铁路是最花钱的,你们建设这么多的铁路,其他部门怎么活。
“我们进行过严密的计算。如果我们五年之内要修完计划当中的铁路,估计每年需要投入大约七千万到八千万。国家财政自然是负担不起。因此我们准备把这些铁路的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股份在社会上公开招募。然后发行一些铁路债券,在收一千万到两千万左右。”
的确按照目前国家的财政,这些铁路一辈子都修不起。
张学文执政之后,也开始慢慢的理解满清当年的一些举措。让官方和民间一起办铁路,跟外国人借钱办铁路等等。因为国家没有钱。现在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钱,投入七八千万修铁路,根本就不可能。因此张学文也只能是让民间资本进入铁路行业。来补充国家缺钱的局面。
“先开始修起来。”
张学文替梁士诒开口。
“钱的问题政府再怎么困难也会拿出来。如果最后没有钱,我张学文当裤子也会拿出这笔钱。铁路是国家的动脉,经济发展需要他,军事调动也需要他。”
“对。”
禹之谟在旁边也是点点头。
“虽然铁路非常花费钱,但他对于经济的整合作用不是其他能够弥补的。而且铁路建设,也会带动我们的钢铁产业,沿线的城市发展等等。所以不要有任何的担心。”
禹之谟是对于未来几年中国的财政有信心。
就如西南,今年的收入更上一层楼,比去年再次增加近两千万的收入。主要是随着张学文整合西南矿场,卖资源利润非常高。加上西南经济越来越好,税收也是越来越高。
现在张学文开始控制直隶、山东、河南,说起来直隶和山东两地的经济比西南好多了。目前还在整合阶段,只要整合好了,今年国家财政收入应该是能够超过一个亿的。
而且地方政府也会有自己的收入。
“那我就接着说。除了这些国家挑头的铁路之外,我们会放开民间铁路建设。民间可以自己筹钱建设铁路。但是他们的铁路标准必须要和国家公布的标准一样,这样以后也可以街上。而且他们就算是办了铁路,但铁路的运营权他们也仅仅有二十五年时间。二十五年之后,铁路的运营权必须要转交给国家。”
梁士诒得到张学文和禹之谟的支持之后,更加有信心。
继续公布自己的未来铁路五年计划。其实当时铁道部内部会议的时候,对于铁路建设是有五年计划、十年计划的。可是十年计划太大,连梁士诒都不敢公布出来。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已经让各部门非常不满意。认为铁道部占了太多钱。如果十年计划公布,自己不成为大家的靶子。
“这是未来铁路建设的计划报告。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生产属于自己的火车。为了这个目标铁道部准备成立一家机车厂。就成立在湖南株洲,取名叫西南机车厂,准备投入研究制作我们自己的火车。以后我们的铁路上奔跑的就是我们自己研制的火车。”
施肇基听着梁士诒在那里得意的宣布各种计划,心情很是郁闷。
本来交通局管辖铁路建设,可是现在专门成立一个铁路部。把属于本来交通部的经费都给分走了。不过好在施肇基脾气不错,因此只能是忍着。
但心情还是非常不好。
因为随着铁道部从交通部分离出来,交通部的权力大大缩减。相反铁道部的权力越来越大。
“铁路的建设,关系到方方面面。到时候希望各部门都配合我们一下。”
梁士诒意气风发的跟其他部门的部长炫耀。
有钱。
未来五年,铁道部手中运转的钱会是好几个亿。梁士诒担任交通总长的时候,一次都没有这样阔气过。而且张学文给了梁士诒很大的面子。
因为梁士诒是袁世凯时期交通总长,因此跟在他后面的那些人被誉为是“交通系”。
这一次除了成立铁道部之外,新政府还成立了全国邮政局。任命的局长就是梁士诒“交通系”干将朱启钤。这个时代是有邮局的,但是不成体系。
非常散落。
因此张学文准备靠着铁路沿线,拓展邮局业务。因此成立了邮政局。也把目前拥有的邮政业务全都整改合并。
当然让朱启钤成为局长,是因为他在满清时期担任过这方面的工作。
邮局,如果做好了目前来说还是能够挣钱的。张学文又不会把邮局开到所有地方,只是整合大城市。这样就是一个大生意。
以后等到国家开始有钱,张学文才会全面铺设邮局业务。照顾全国的乡村,但现在不行。
现在一切都是为国家财政服务。
“从现在开始大家要忙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