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先说一句。”
李龢阳道:“就第二点我想说一句。如果我们按照足额收回铜币、银币的确是损失很大,但我认为这样的损失是值当的。别看我们有损失,但却能够给大家信心。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银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信心,重要的就是信用。这也是第四个问题,之所以纸币会成为废纸,就是因为没有信心。如果我们在回收铜币、银币的时候,为了一点点的钱斤斤计较,到时候会让我们失去信用。到时候让他们失去对于国家、银行的信心。”
“对。”
张謇承认李龢阳说得对。
“做生意最需要的也是信用。那些典当行、钱庄需要的也是信用,要给人信心。”
“有没有算过会有多少损失?”
李根源问了李龢阳。李龢阳直接道:“绝对不会是小数目。光是发行不多的铜币,要都收回来,我们的损失也在两百万到三百万之间。加上银币,应该要承受上千万。这还是初步估计,就怕到时候有人为了这里面的利润铤而走险。”
“上千万?”
张学文摇摇头。
不过张学文还是下决心道:“不怕,我们今天损失这些是值得的。建立起国家的信用,国家银行的信用才是最重要。至于有人要铤而走险,想从中获利,就不要怪我们。到时候全国重拳打击这样的情况,发现一例直接没收财产。要双管齐下。以前是因为地方官和这些商家相互勾结,所以才会屡禁不止。”
币值改革。
必须要进行。不然按照现在的情况,永远都无法梳理好财政。
“关于币制的具体东西我不是很清楚,因为我不是学习这个的。”
张学文不是学习经济的。
金融的很多东西,里面的术语,里面的运转情况张学文是真的不太懂。关于金本位、银本位,关于金融的改革这些方面,张学文更不清楚。让张学文主持币值改革,肯定会一塌糊涂。
因此张学文只能是在大的方面给出个主意,然后给他们一个支持。
“我就说说,刚刚周部长说的几个方面。第一,关于和外国的赔款问题。可以告诉他们,我们就算发行纸币,还他们钱的时候依旧用白银还钱,用重贵金属还钱。再不济也会用他们的纸币还钱,因此告诉他们并不需要担心。我们不会用我们的纸币还钱。”
“第二,李行长说的没错。就算我们损失一点,但要建立起国家的信用、银行的信用。毕竟从此刻起,国家要收回铸币权。必须要让中央银行树立起他的权威。”
“第三,任何事情都会有阻力。任何的改革都会受到保守派的阻拦,也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但我们要看这件事情的成果。现在币值改革势在必行,不能因为一些人的反对就要停止。周部长,你的工厂当中也有铸币厂。”
周学熙作为北洋军的钱袋子,掌管北洋军财政。
是有自己独立的铸币厂。
“能让国家财政统一,能让国家秩序稳定。我受点损失不算什么。”
周学熙非常洒脱。
张学文点点头,然后道:“第四点,说起来是最难的。毕竟我们国家目前只是名义上的统一,下面还有一大堆不听中央话的地方诸侯。但其实也不是最难的。”
张学文的确不是学经济的,但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后世的“石油美元”那就是挂靠在最重要的能源石油上的。靠着这个,美国的美元到处横行。其实这种挂靠在重要物资上的办法,红军、八路军都是玩过很多次。
如山东八路军的边区票,开始大家不买账。八路军就垄断盐生产,然后卖盐只收边区票。这样就让边区票很快就流通。
张学文也准备学学这个。
“这样。从现在开始全国各地成立粮食收购站,不允许粮食随便流通。所有的粮食不允许私人卖出去,必须要卖给国家。粮食价格也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所有粮食的买卖,不管是商家还是私人,都必须要用我们新发行的纸币。不收铜币、银币,也不接受黄金。”
“对啊。”
周学熙立马是大喜。
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目前中国的粮食产地基本上都在张学文的手上。中国现在主要的粮食产地,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直隶都在张学文手中。
张学文是能够轻易控制全国的粮食,轻易控制粮食买卖。
一旦把新的纸币和粮食挂靠在一起,大家必须要用新的纸币。毕竟粮食这种东西是不可或缺的。
“不错,这个办法不错。”
张謇也是点点头。
张学文笑着道:“其实办法有的是。以后政府部门、军队发工资都是发新发行的纸币,以后做铁路买票只能用我们的纸币。反正和政府做生意,政府下属工厂的产品,只接受我们的纸币。不过这些东西都没有和粮食挂钩有效果。”
“对。”
“具体如何,就需要周部长、李行长你们找专业人士讨论。包括是金本位还是银本位,也是你们的讨论范围,我是不太熟悉的。不过整体来说,我们国家目前缺金子、缺铜,倒是白银比较多。而且我们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中央集权国家。国家的信用才是一切,因此相比起什么金本位、银本位,更需要的是国家的信用。国家有信用,我们就算只是发行纸币,没有任何金银含金量,也能够流通。如果国家没有信用,就算纸币里面含金银,他也会变成废纸。”
张学文说到这里摇摇头,道:“我说的太多了。你们是专家,具体如何你们首先要拿出一个方案。然后我们再讨论。不过你们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