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这事情如果你不管,那我就不走了。”
“石曾兄,有什么问题你直接说。不要生气。”
张学文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继续打击不听中央命令的地方实力派,以及扩军,还有就是收回外国人在中国的一些特权。这三项是张学文作为总统目前主抓的工作。
剩下的事情就有各部门自己负责。就如总理陆征祥负责外交、副总理禹之谟和副总理张謇负责建设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李根源和军委张孝准、蒋作宾负责军队整编工作、组织部长刘道一负责干部建设、副主席徐宗汉和妇联主席唐群英负责妇女工作、刘复基负责农业发展委员会。
可以说各有各的工作。
张学文最多就是最后过问一下。
张学文不可能所有事情一把抓,不要说张学文没有那样的能力,也没有那样的精力。现在光是抓几项工作,张学文都累的够呛。
没想到今天自己的总统室来了一个大人物。
脾气还不小。
李石曾。
李石曾历史上可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此人也是名门世家出身。李石曾的老祖宗李国普曾经在明朝天启年间担任过内阁首辅,是崇祯帝都赞扬的“贤臣”。到了清代,他还有一个老祖宗李蔚,那可是康熙年间三十四岁就成为大学士的人物,在内阁待了快三十年。平定三藩之乱,参与机密。收复台湾后,力主设官镇守。清人评价其一生曰:“佐圣主平逆乱,致太平,可谓自认天下之重者”,誉其为“开国宰辅”
不说几百年前的人物,就说说李石曾的曾爷爷。担任过甘肃、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兵部侍郎,安徽、福建巡抚,闽浙总督。
而李石曾的父亲也是一名大学士,那就是担任过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督察员左都御史、管理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来更是担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的李鸿藻。
李家可谓是显赫一时。
当然他们李家是一个大家族,除了这些官职很高的人之外,还有一大堆的各种各样的官。满清末期的时候,三四品的大官就有好几个。李石曾就是李鸿藻的第三子。今年三十三岁。
他是在法国加入同盟会的。
李石曾当年也是跟着孙宝琦一起去法国,和张静江的关系非常好。在法国他是学习生物的,目前在北大教生物。今天竟然是怒气冲冲的来到了张学文这里。
“总统,这件事情你必须要管。我们在外求学的学生生计困难,如果我们不管,他们生活无着落。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如果国家都不重视他们,我们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未来。”
李石曾看到张学文是突突的,把自己要讲的东西都说了出来。弄的张学文哭笑不得。因此给李石曾倒了一杯茶,然后笑着道:“石曾兄,把话说明白一点。我现在糊涂着呢。”
“总统,民国元年的时候,我和稚晖几个人成立了‘留法俭学会’,动员中国学生去法国勤工俭学。民国二年,我们第一批就组织了三十多个人去法国,后续还有人。”
“这是好事情,大好的事情。”
张学文给予肯定。
留法,共和国创始人很多都留法。包括共和国总理、总设计师,还有主席的挚友蔡和森一家。当初甚至主席都准备留法,但最后还是留在了国内。一堆一堆的人留法,记得当时就是以勤工俭学的办法。去法国留学的学生人数是,除了日本之外,去的最多的地方。
没想到是眼前这个李石曾,还有那个吴稚晖办的。
“中国的落后是方方面面的,最落后的还是教育。我们要让我们的学子去外国接受更多最新的教育,未来也好报效我们国家。石曾兄,你们做了了不起的事情。”
李石曾无语。
我的问题还没说出来,你赞扬我有什么意思。
因此李石曾立马道:“总统,我今天找你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欧战开始,法国北部已经是一片废墟。我们这些学生只能是到法国南部避难,可是现在整个法国都在动荡当中。我们这些学生就连工作都找不到,已经形同难民,如果国家再不管他们,他们连吃饭都没有着落。”
“这么困难?”
张学文大惊失色。
这可是一批法国留学生。既然是开始的几批留法学生,那么学生质量肯定是有保证的。虽然遭遇一战,但他们在法国也是学习了一两年的时间。
饿死了可不行。毕竟那可都是中国的宝贝。
“是。可是我去找熊希龄、范源濂,还有周学熙,他们却是一分钱都不愿意拿出来。这怎么行,那里可是有上百的学生。我个人实在是解决不了。”
李石曾是着急了。
一百多人的吃饭、上学可不是小数目,他作为留法俭学会的负责人之一,实在是不能看着他们这样。所以他这些天到处奔波。
找到了财政部长周学熙,找到了教育部的熊希龄、范源濂等人。
可是听到最起码需要几十万的资金之后,都是选择拒绝。弄的李石曾气冲冲的过来找张学文。
张学文算是明白李石曾为什么这么生气。
因此想了想道:“石曾兄,你也不要怪责周部长、熊部长他们。现在我们国家的确是缺钱,各行各业都缺钱。他们拿不出钱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怎么会没钱。上海码头,还有天津码头现在是车水马龙。铁路上火车每时每刻都在奔跑。国家财政收入猛增,这一点谁不知道。我只是要几十万,也不是要几百万,他们也跟我推辞。”
李石曾憋了一肚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