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国人的建议大家怎么看?”
加入协约国,加入同盟国。
现在讨论的就是如何在这一次的欧战当中选边站。
说起来这是第一次有人邀请中国加入战争,还是非常郑重其事的。在欧战爆发的时候,中国表示中立,没有人感觉有什么不同。
就是朱尔典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中。
就如日俄战争的时候。
中国划了一片区域告诉他们,你们就在这里打仗。我们中国保持中立,一个非常可笑的中立。人家根本就没把你放在眼里。你所谓的中立,就是一种最软弱的表现。
因此欧战开始,中国表示中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当一回事情。
你中国不中立,难道还敢参战不成?
削你。
但是一年过去了。
大家的想法开始变化。特别是英国人的想法。朱尔典发现中国人也不是毫无用处,最起码中国地大物博,战争所需要的各种物资还是很多。
目前英法俄从世界各地搜罗各种战争物资。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工业国无法相比,因为美国出口的都是工业产品。但中国出口的东西,也是无可替代。
很多都是战争必需品,很多东西都必须从中国引进。英法俄协约国对于中国的物资有多么渴望,从现在一个月需要花费上千万英镑从中国买东西就能够看出来。
甚至朱尔典明白,如果战争继续,到了明年英法俄的储备物资就真的没有。到时候还是现在的战争规模,那么需要引进的东西就更多。到时候一个月在中国买物资可能要花费两千万英镑、三千万英镑也说不定。
这是多么庞大的资金。到时候英国人一个月花费的资金,都赶上满清末期中国一年的财政收入。
然后就是中国人真多。
四个多亿的人口。
因此朱尔典要求中国加入协约国,只要加入协约国,那么中国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什么租界也好一大堆的合同都是可以直接作废。
然后朱尔典还提出了一些诱人的条件。
就如减免一些中国的赔款,还有中国的贷款。然后移交中国海关,看情况移交中国的租界等等。
对于中国的要求只有两个。
一个是出口的物资价格优惠一些,然后一个是让英国能够在中国招募六十万劳工,奔赴欧洲。朱尔典如此正式的提出来,张学文当然也要讨论一下。
“我认为我们应该参加欧战,但选择要谨慎一点。”
陆征祥第一个发言。
陆征祥最近的心情很不错,因为张学文暗示,陆征祥会继续担任总理位置,掌管中国外交。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从现在开始未来的五六年之内,外交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线。
而在外交战线上,陆征祥是能手。
而且禹之谟现在四十九岁,再拖一届,五年之后是五十四岁。正好可以干两届的总理,然后把位置让出来。到时候开始慢慢的推广退休的规定。
禹之谟干完两届,李燮和的年纪就到五十七岁。
又可以干两届。
这样国家未来五届的总理位置都有了人选,未来二十多年就权力就可以平稳的进行过渡。禹之谟也同意推迟一届,让他可以安安稳稳的利用五年时间进行国家建设。如果正式成为国家总理,到时候需要统筹全局,并不可能仅仅负责建设方面的工作。正是因为得到了张学文的暗示,陆征祥现在非常高兴。
人也变得更加活跃。
陆征祥是聪明人,明白未来五年之内中国外交的主要工作就是收回属于中国的主权。如果自己在未来五年之内把中国失去的主权,大部分都给收回来,那就是最大的、最亮眼的成绩。
中国历史必将有自己重重的一笔。
作为书生气十足的陆征祥来说,能够青史留名是他这辈子最追求的事情。
“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几百年前,不是我们可以关起门来自己玩的时代。我们中国想要真正成为强国,那么必须要走向世界,必须要融入现在的世界,参与目前世界秩序的制定。目前的欧战,看趋势是一次世界大战。参加的国家如此之多,参加的人口如此之多,历史上都是第一次。他虽然是欧战,但却是影响世界方方面面的战争。我们想要融入世界,参战是必须的。”
张学文点点头。
陆征祥此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让他如果真的全面管理政府的工作,必然会弄的一塌糊涂。因为在加强自己的权利,协调各部门的能力上,陆征祥非常差。
而且还容易得罪人。
这方面和李燮和、张謇他们相比,真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但陆征祥是才子。
做了这么多年的外交工作,在这方面的眼光、能力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他的分析很对,中国想要成为强国,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要融入世界。
不管目前的世界是不是西方主宰的世界,世界秩序是不是西方制定的秩序,但中国都要融入进去。只有融入进现在的世界,中国未来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大国、世界强国,可以加入世界秩序的重新制定当中。
而中国融入世界最好的方式就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利用这个机会扩大中国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