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世风日下。”
“中国文化人的败类。”
马君武还是那个马君武。
他刚刚成为北大校长不久,就表示今年的北大招生,将会招收女生。宣布北大从此男女同校,不会仅仅招收男学生。只要有女学生报考北大,成绩足够,北大就会招生,不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
毕竟太意外。
目前的中国虽然有一些小学已经开始男女同校,但是还没有完全普及。至于中学依旧是男校和女校是分开的,虽然张学文很努力,但目前来说只是一些小学开始慢慢的推广男女同校。
特别是西南做的最好。西南一半的小学目前都是男女同校。
但是到了中学,依旧是男校和女校是分开。
因为大家认为小时候还可以,小时候还没有太多的机会,但是一旦到了中学就应该男女有别。男女混在一起成何体统。
虽然西南一些大学已经有限度的接受一些女生来实习,或者是学习。但也就是特例,只是过来进行短期的学习,还没有完全放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是中国大学历史上第一个。
马君武开了一个先河。
随着他这么宣布,表示中国的大学已经开始慢慢的步入男女同校的阶段。
马君武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大的抨击和抵制。甚至北大的一些教授也开始反对马君武的做法,认为马君武简直是胡闹。可是马君武是什么人。
就是一个倔驴。
大家如果都说这件事情正确,鼓励他,说不定他反而会怀疑,会有些迟疑。但是如果越多人反对,他就越要坚持。他就是这样的性格。以至于众多的学者都呼吁教育部,赶紧停止这样的事情。
免掉马君武的北大校长职务。
可以说学界顶级大佬,很多都发表声明反对马君武如此胡闹,给教育部施压。
“厚山兄,你弄的我压力很大。”
但张学文非常高兴。
张学文正在考虑在目前僵化的教育当中,怎么去找一个位置突破。正好马君武这件事情给了张学文很大的机会。如果大学都开始男女同校,那么下面的一些学校怕什么。
“子清,我听竹君说了。你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
被这么多人骂,但马君武丝毫不在意。
依旧是谈笑风生。
这就是马君武。如果被区区一些人骂,就让他改变主意,那么他就不是马君武。别人的骂声,别人的批评声,马君武从来不在乎。
“其实你的想法是对的。男女同校,本该如此。一群迂腐之人,天天说什么‘男女有别’,说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其实呢?一个个道貌岸然,背地里都是一群男盗女娼的混蛋。也好意思反对。中国要发展,得先把这群人统统扫进垃圾堆里才行。不然每次有什么事情,这些人都会出来批评一顿。都是一群成事不足的笨蛋。”
马君武非常不屑。
一个个家里藏着三妻四妾,背地里什么龌龊的事情都干。但表面上一个个道貌岸然,好像是卫道士一样。出来指手画脚。
看到马君武这个样子,张学文哈哈大笑,道:“厚山兄,我是有这方面想法。但除了男女平等之外,其实有更多的原因。首先我要解放女人,让女人出来工作。中国有两亿的妇女,如果能够发动他们出来工作,会给我们带来多少劳动力。他们其实是我们的财富,把他们禁锢在家里,当个家庭主妇,本来就是错误的,就是一种浪费。”
如果说,革命之前张学文还有一些天真的男女平等的想法。
只是认为男女应该平等。
仅仅如此。
那么现在站的高度不同,想的问题就不同。比起男女平等的口号,张学文更注重实实在在的东西。中国女人不少,如果每年有几万、几十万受到教育的女子进入社会,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有推动力的。
女人也是劳动力。
她们也能够给国家,给社会创造价值。
作为中国的大总统,张学文考虑的更多,更加实际。
“还有,现在的男校,女校这么分开,极大的浪费我们的教育资源。这个我跟希陶姐、竹君姐他们都谈过。现在这样人为的分开男校和女校,弄的教育资源分散,而且无法统一安排。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国家每年会有一大部分的教育经费因为这样人为的分开所浪费。如果我们把男校女校统一弄成一个学校,那么就能够省下一大笔钱。省下的这一大笔钱,又可以重新投入到教育当中。”
“哈哈哈。”
马君武听到张学文的话,哈哈大笑。然后最后严肃的道:“子清,我现在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会是你,而不是总理。”
“哦?”
“总理太喜欢那些宣传,太喜欢说目标。目标听起来永远让人憧憬,永远让人兴奋。可是只有目标,永远都不知道怎么成功。但相比起来,你更喜欢计划,你更喜欢衡量利弊。或许我可能要回去重新读一读你当年写的一些文章。”
马君武很有感触。
他一直没怎么看上张学文。张学文在西南的崛起,最后入主中央,都让马君武是非常想不通。为什么张学文最后能够胜利。
但是这一次听到张学文关于男女同校的问题,马君武忽然有一些领悟。
张学文想的就和自己不一样。
马君武想的是男女平等,真正是这样的想法。马君武考虑最多的是教育,更多的是男女应该平等。可是人家张学文考虑的已经不是这样的口号问题,张学文考虑的是,这样的事情会给国家,会给政府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有什么样的坏处。
果然自己只能是做学问。
不像张学文他们能做政治。
“厚山兄,这一次不管如何你都要录取几个女学生。就算他们的成绩稍微差一点,你也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