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庞大。
欧战的时候,糖价就是节节攀升。在一战开始之前,每百公斤的糖价为12荷兰盾。因为荷属东印度是世界供应糖最多的地方,所以当时世界计价就是荷兰盾。
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世界糖价大涨,几乎是一年一个价格。到了1917年的时候,一百公斤的糖价已经是十八荷兰盾。价格涨了百分之五十。
不过不用太高兴。
因为更疯狂的还在后面。随着欧战结束,欧洲地区由于战争破坏,食品及砂糖奇缺,糖价直接是坐了火箭。1919年世界糖价一百公斤已经是涨到了28荷兰盾,到了1920年更是涨到了53荷兰盾。而且还在涨。
目前欧洲工业没有恢复,但最起码不打仗,对于砂糖的需求继续增加。
到了今年糖价已经是飙涨到了60荷兰盾。七年时间,糖价已经涨了五倍。
和陈嘉庚的橡胶产业一样,这些糖业大佬凭借着糖价的飙涨,身家都是直接冲破千万美元的行列。就如黄仲涵和黄奕住,虽然具体的身家不清楚,但很多人都说他们两个人的身家已经超过两千万美元。
正是因为这样,英国、法国、荷兰才会对这些富商虎视眈眈。
太有钱。
最主要的是,这些华人富商已经是垄断了东南亚最挣钱的几个行业,甚至是垄断了大部分出口业务。东南亚地区重要港口,也被华人富商买下一半。东南亚航运一半的商船也在华人富商的控制当中。
这就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因为华人富商甚至可以左右目前东南亚的经济走势。毕竟东南亚目前没有工业,最挣钱的就是如糖业、橡胶这些产业。而这些产业百分之七八十都被华人富商垄断。
还有东南亚的资源也比较丰富。可是目前东南亚采矿的企业,百分之八十都是华人富商投钱的。
因此华人富商任何的决策,都直接影响东南亚的经济。
当然更让这些人无法忍受的是,华人富商还特别团结。有什么事情都是一哄而起,严重影响这些国家对于此地的控制,严重影响殖民经济。英国还可以,本身就有足够的实力控制局面。
只要这些华人富商交税就可以。
但是法国和荷兰实力弱小,在远东维持局面非常困难。因此看到华人富商这么富裕,就开始打他们的主意。
“对了,嘉庚兄。这一次政府到底要打到什么程度。不会是想要把法国人从印度支那地区赶走吧。”
大家都非常解气。
不过大家也不清楚中国政府的想法,因此黄仲涵问了问陈嘉庚。毕竟在座的这些人当中,陈嘉庚和中国政府的关系最好。应该说是和总统张学文的私人关系最好。
其实在座的这些华人富商,跟国内都有关系密切的。
因为大家在国内都有产业,当初张学文还是西南巡阅使的时候,这里面大部分人都是在西南投资过的。现在不少人都获利颇丰。
“具体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想国家现在还是建设阶段,应该是不想打大规模的战争。只是敲山震虎,教训教训一下法国人。”
“我想也是如此。”
庄希泉在旁边点点头。
陈嘉庚虽然是华人华侨联合会南洋分部的负责人,但他的事情很忙。因此主要联系工作都是庄希泉负责。因为庄希泉此人不仅仅是南洋富商,而且和国内的革命党关系密切。
早年就跟着孙中山革命,本人就是同盟会,和同盟会高层都非常熟悉。和目前人民党高层私人交情很深。
而且因为他多年在南洋宣传革命,和南洋华人华侨很熟悉。加上他多年在南洋宣传教育,也颇受大家的敬重。和国内政府关系深,本人又是南洋华人富商,倡导教育受到大家敬重,组织能力又强。
所以庄希泉就担任南洋分部的秘书长。
“国家不可能跟法国人大打出手。这样得不偿失。”
“其实没关系。跟法国和解又如何。有了这一次的事情,我就不相信法国还敢这样对待我们华人。”
“就是。要是活捉了那个总督就更好看了。”
“没听说吗?法国军队坚持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我们的军队给击溃,吓得那个总督立马就从河内跑了。”
“哈哈哈。”
大家再次谈论这一次的战争。
谁都没有想到,欧洲大陆的霸主法国的军队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几下之间就被中国军队给击溃,简直是大涨士气。中国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以来,什么时候有过这样涨士气的事情。
“这一次国家为我们撑腰,我们也不能没有表示。”
黄仲涵立马提议。
这一次中国军队的行动,给了这些南洋华人巨大的支持。让他们可以在这边更加安全。
“中国现在最需要什么?”
“人才。”
听到庄希泉的回答,黄仲涵只能是摇头。这个可不是他能够解决的。因此黄仲涵想了想,道:“还是最简单的方法。给钱吧,国家有自己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也不好乱插手。那就给钱吧。”
“不错。”
“这个好。”
现在大家一个个身家非常厚。相比起十年前,大家的身家都涨了十几倍,甚至有人涨了几十倍。如陈嘉庚、黄奕住这种,身家涨了上百倍。
现在捐钱那都是美元来数。
原来是几十万两,那么现在直接就是几十万美元。
“那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