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上面不会枪毙我们吧。”
新界事件。
事件发生之后,广东这边立马是把涉世的几位军官都关了起来。包括驻扎新安县的团长孙连仲,以及在前线第一个下命令反击的副团长邓演达,还有参与反击的一线部队营长薛岳,炮兵连连长陈诚等。
陈诚年纪最小。
今年才二十四岁。他的从军之路非常困难。当初在丽水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和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读书,在这里毕业之后北上考保定陆军学校。但他个子矮、成绩差,保定军校没有录取陈诚。
好在这个时候的大学一直是自主招生,如果是统一招生陈诚就再也没有机会。但因为大学各有各的招生时间,所以在保定军校没有录取之后,他又从保定跑到了武昌,去考武昌陆军大学。可同样因为他个子矮、成绩一般,所以没有录取。可是他不气馁,知道云南国防大学招生是最晚的,所以又跑到了云南。
这一次他很幸运。
国防大学的校长曲同丰正好听过陈诚的事情,认为此子很有毅力,是个当兵的好材料。所以虽然陈诚个子有点矮,成绩也不算太好,还是录取他进入国防大学。
陈诚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在国防大学刻苦学习,竟然在炮兵科的成绩大好。特别是操弄大炮,非常有天赋。连国防大学的德国教官都认为陈诚在操弄大炮方面很有感觉。
毕业之后就分配到广东,几年时间就混到了炮兵连长的职务。
因为目前来说,炮兵依旧是技术兵种。中国部队扩军太快,而且大炮生产速度太快。部队缺乏出色的炮兵。因此陈诚这个正儿八经国防大学炮兵科毕业的军官,升官速度是很快的。因为他从学校毕业还不到两年时间,已经是一名连长。
这一次和英国军警冲突,陈诚亲自摆弄迫击炮。几下之间把英国军警的营房全都夷为平地,本身是非常自豪的。可是没过多久,上面就来人,把几个涉及这件事情的军官都关了起来。
这让陈诚有些害怕。
“屁。他们英国警察可以随意的射杀我们百姓,还不允许我们还击。我看打的还轻了。上面不奖励我们,还枪毙我们?”
孙连仲毫不在意。
这里面的几个人都是军校毕业生,成绩最好的当然是邓演达。他当年从陆军小学开始上学,从进入学校开始到毕业都是第一名。而当时给他们当校长的,就是目前军界高官,之前从广西带兵进入越南的邓铿。
当时邓铿看到邓演达就是非常欣赏,因为实在是太过天才。他在整个广东陆军小学都是年龄最小的,但成绩却是最好的。因此邓演达只有十几岁的时候,邓铿就介绍他进入同盟会,成为当时广东最年轻的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的时候,广东组建一个随影学堂,想要快速培养一些军官。十六岁的邓演达就成为学校的教官,轰动一时。
辛亥革命之后进入武昌陆军大学学习,毕业之后本来是分配到江西。但是后来部队进入广东,所以就一起进入广东。目前是副团长。
相比起其他人来说,邓演达是真正有后台的。
毕竟他当年的老师、校长,甚至很多一起革命的,现在要么是高级军官,要么就是政府高官。只有邓演达因为年轻,所以只能是在军队熬资历。就如目前他们这个军的副军长兼任他们师师长的何贯中,邓演达认识都快有十五年时间。
更不用说最器重邓演达的校长邓铿。
相比起他们来说,孙连仲就完全不同。他是乡下地主的儿子,从小也就上过几年私塾,但更喜欢刀枪棍棒。辛亥革命之后他在家乡参军,当时参军的就是北洋军,是入关的二十镇。
后来正定起义,孙连仲也就跟着。
其实他也不知道谁好谁坏,不过谁让他在二十镇,在冯玉祥的部队。所以就跟着冯玉祥,后来又是跟着鹿钟麟打了回来。
孙连仲很聪明,毕竟在部队普遍文盲的时候,他还算是读过几年书。
因此被冯玉祥看上,提拔他当基层军官。后来人民党入主中央,要求部队所有的基层军官必须都要去军校轮训。因此孙连仲只能是去保定军校学习,学完之后没有回到老部队。
而且南下广东,参与广东龙济光部队的改编。
很快就混到了团长。如果没有这一次的事情,也就在这一两年之后提拔为副师长,是很有可能的。毕竟孙连仲打过仗,念过军校,参与过部队改编。
是广东这边非常器重的年轻军官之一。
“对。英国人实在是太嚣张。”
薛岳进来之后就话不多。可是这一次却是开口。
“辞修,你放心。最多撤了我们的职,不会枪毙的。”
邓演达像个老大哥一样安慰陈诚。
“吱——”
这个时候有个人过来开门,率先进来的是何贯中,后面进来的是广东部队的大佬邓铿。几个人立马站起来,但邓铿和何贯中没有和他们说话,而是让开一条路。
后面进来一个穿着便服的人。
看起来有些年轻,但又觉得年纪很大。
因为进来的这个人头发已经基本上都发白,脸上的皱纹也很多。不过虽然皱纹很多,但是看他的样子也不过是四十岁上下。但是此人很严肃,看人的眼睛让人害怕。孙连仲他们神色紧张,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严肃的基本上都是军纪处的人。不过那个人很快笑着道:“是他们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