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是一个果断的人。
其实高桥是清的首相做的并不怎么样。他本人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在摆弄政局上的能力远远不如平民首相原敬。甚至高桥是清太骄傲,连自己手底下一些重要人物的名字都记不住。
可是高桥是清的眼光还是非常出色。
山梨半造从军事角度分析。但高桥是清却明白,这一次一旦真的交手就没有任何后退的余地。不管是哪一方,一旦胜利就会一飞冲天。而失败的一方,就要卧薪尝胆多年,甚至可能要开始没落。
这是决定两国国运的战争。
“首相,你的意思是……”
“十五个师团。我们就以此为准备。只要打仗,就不要想着其他的。要像甲午年一样,把中国彻底打垮。这样我们才有一线生机,不然我们的日子都不好过。从现在开始就动员,要让我们的部队满编。”
高桥是清脸色阴沉。
但非常果断。
“陆相,你告诉我。十五个师团,你们陆军能不能打垮中国在东北的部队。”
中国。
远东虽大,特别是东亚虽大,但无法容忍拥有两个大国争夺领导权。容不下中国和日本都在这里称王称霸。现在中国的外交咄咄逼人,实力是越发的强大。高桥是清清楚明白中国和日本的问题。
日本是小国,中国是大国。
中国一旦开始发展,对于日本的影响力太大。
因此必须要一战灭掉中国上升的势头,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日本继续保持在东亚的领导地位。而且现在是最好的机会,几年之后中国会更加强大。对于这一点高桥是清看的非常明白。
因此就算日本财政崩溃,也要击败中国。
只要中国妥协,能够拿到中国的赔款,那么日本就能够度过财政危机。
“能。十五个师团,能够解决朝鲜半岛问题,能够解决东北问题。一定能够给狂妄的中国军队一个教训。”
山梨半造给高桥是清一个明确的回答。
十五个师团。
自从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已经多年没有这样的军事动员。十五个师团,三十多万人。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真的已经是非常罕见。
中国军队?
虽然知道这些年中国的实力发展很快,中国军队的建设也很不错。各种火炮、机枪数量也是猛增。但山梨半造对于日军有很大的信心。
中国军队算个屁。
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军队陆军武器也一点不差,一点不比日军差。甚至日军记录进入平壤之后,捡了一堆的中国军队扔的武器。
因此日本军队虽然也认识到中国军队的进步,但对于中国军队的固有轻视依旧存在。在陆军部当中,从上到下的日本军官基本上都轻视中国军队。
十五个师团出击,山梨半造认为击溃中国军队绰绰有余。
不要说只是东北的部队。
“好。你们就这么准备,一旦局势真的不可控,必须要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击溃中国军队,彻底打掉中国军队。”
…………
“日本这是一定要跟我们打仗了。”
张学文看着情报摇了摇头。
日本国内开始招兵,要让他们的师团进行满编。而且日军调动开始频繁,朝鲜半岛这几天突然又增加了一个师团的兵力。
同样关东州也增加一个师团的兵力,而且日本开始对于关东军大力武装。
而且海参崴那边也开始增兵。
“肯定的。这些地方日本一定不会放弃。”
现在中央高层最大的任务就是东北问题。
为了东北,中央是连连开会。包括张学文也是连连开军事会议。就是在讨论如何打好这场仗。
“空军能打仗吗?”
“能。”
尹昌衡点头,然后道:“我们已经在沈阳布置了一百二十多架轰炸机。这段时间我们还会陆陆续续在沈阳布置更多的轰炸机。一旦战争打响,我们一定会配合好陆军。”
“好。”
张学文心中不紧张是假的。
毕竟战争是一个很难预料的东西。为了1923年,中国的各大兵工厂都是开足马力做了战争的准备。这几年生产的各种子弹和炮弹加起来,比辛亥革命之后前九年生产的还要多。
飞机也是如此。
自从德国军工专家、捷克斯洛伐克军工专家来到中国之后,飞机生产明显加快很多。现在的飞机不是二十一世纪那种飞机制造,一年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十几架。
现在只要开足马力,一年生产几百架都不是问题。
“呼——”
临近1923年,张学文的压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