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战争再起(2 / 2)

目前中国仅有的几个雷达站,都是建设在空军基地的。雷达站本身就隶属于空军部队。中国研制雷达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在军事上,因此现在建造的雷达都在空军基地。不过尹昌衡想的不是那个。

因为目前雷达刚刚出来,也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所以军委的意思是先建设一批雷达站,然后在训练当中看看有什么问题。

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的进行改正,然后再建造一批雷达站,慢慢的覆盖全中国的重要基地。现在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走的就是张学文提出的口号。当然也是张学文借鉴了后世的军工发展。后来中国军方采取的研制一代,装备一代,设计一代。

这样的思路非常适合中国。

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后来,这个思路是一个适合中国的思路。

因为中国太大,人口太多,军队数量庞大。很多设备不可能一次性的装备,需要是就是分批的装备。这样才能够有序的进行更新换代,在尖端领域也不会落后。

一旦大量装备一种东西,一旦这个东西落后需要淘汰的时候,需要淘汰的装备太多。不仅仅是浪费,而且新装备很有可能跟不上来。

雷达也是如此。

目前的一批雷达先装备一下,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代的研制。这样有层次感的装备计划,才能够省下最大的资源。

所以尹昌衡在考虑是不是给装备部提个建议,看看能不能把雷达装备在飞机上。让他们进行一下这方面的尝试。

“我想我们的飞机能不能安装雷达。这样会非常有利于空军作战。”

“飞机安装雷达?”

沈鸿烈一愣,然后只是点了点头。

倒不是沈鸿烈也同意尹昌衡的说法,而是因为尹昌衡此人的思维实在是太过活跃。很多大家没有想到的东西,尹昌衡却想到了,而且还付诸实施。

连海军和空军合作作战,也是得到尹昌衡不少的启发。

“沈司令,军事演习要多多进行。找出新装备的一些问题,才能够及时改进。”

“是。”

尹昌衡现在可不是简单的空军司令。因为他已经是从空军司令上调到军委担任副主席的职务,郭松龄接任空军司令的位置。虽然不是军委第一副主席,但也成为了目前军队顶级大佬。

而且才五十二岁,以年级来说在下一届当中很有可能担任第一副主席。

这一次的空海军联合演习当中,也是作为军委领导过来全权指挥。

…………

“英国人抓了甘地和尼赫鲁?”

1937年1月9日。

世界形势一片混沌,所有的国家都在关注世界局势的变化。

而这一天一个消息传到了中国。印度国大党的两位领袖甘地和尼赫鲁被英国人给抓了起来。

“对。甘地和尼赫鲁跟英国人要求,让他们退出印度,承认印度的独立。不过现在的印度总督是一个非常强硬的人,不仅仅是拒绝了他们的要求。还宣布国大党是非法机构,要求解散国大党,与此同时逮捕了甘地和尼赫鲁。”

“有种。英国人有种。”

张学文冷笑。

现在是什么时候。在欧洲有德国的步步紧逼,东南亚的日本军队已经是摩拳擦掌。英国为了避免战争,几乎是一步步的退让。包括去年把香港、果敢都交还给中国。就是为了避免战争。

可是在自己的殖民地,英国依旧是称王称霸,竟然还敢在印度这样强硬。

真是不知死活。

英国不会真当自己还是世界老大。

“印度情况如何?”

“一片沸腾。国大党是印度第一大党,在印度影响力很大。甘地和尼赫鲁被捕,印度各地都掀起了巨大的反抗浪潮。甚至印度军队都有倒戈的。国大党另外一个激进派领袖鲍斯跑了,开始组织国大党进行反抗。”

历史上印度的独立,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

一个是英国实力的衰退,已经是无法统治这些殖民地。另外一个就是印度反抗力量的增加。国大党甚至是要组织武装暴动,拉拢当时的印度军队。

这都是印度独立的重要原因。

但后来英国以及西方国家更多的宣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认为是这个运动带来的独立。反而很少说国大党的激进派组织过反抗,甚至是军事对抗。

有意的忽略这些因素。

其实国大党在印度独立的过程当中贡献真的是很大。这一次甘地和尼赫鲁被抓,极大地刺激了国大党的激进派。他们立马开始组织国大党反抗英国政府,鲍斯更是开始频频和印度本地军队接触,想要让他们成为国大党的武装。

“日本,这是给日本好机会。”

张学文皱眉。

这个时候张学文并不希望印度出现任何的问题,因为张学文最希望的是英国和日本在东南亚两败俱伤。印度是英国重要的后勤基地,他一旦乱了,那么就会彻底打乱英国的布置。

到时候英国怎么跟日本在东南亚争锋。

不能乱。

“英国派遣的这个印度总督是个棒槌。这个时候不应该是安抚国大党,而不是这样的选择。”

对于目前的印度总督,张学文真是无语。

“咚咚咚——”

“总统,总理,西南军区的电报。”

“念。”

“日本军队和暹罗军队联合突袭法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