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之兄,冒昧到访。”
“哪里,你可是请不到的客人。”
周学熙的家。
杨永泰离开之后,禹之谟考虑很多。禹之谟在政府机构、在军队内部都有很多好友,以及很多多年的下级。但是禹之谟并没有想过去找他们。
因为禹之谟不愿意自己退休之后,插手太多。
可是杨永泰过来找自己,让禹之谟明白自己不能继续窝在家里。禹之谟不想掺和,但事情却找到了他的身上。因为禹之谟是辛亥元勋,是中国政治圈真正的大佬人物。在政府机构甚至是可以和张学文相提并论,实力非常强悍。就算是退休,也没有任何人敢于小觑。因此依旧有很多人不想让禹之谟真正的退出政坛,这让禹之谟颇为无奈。想了很久之后,禹之谟选择过来周学熙这里。
因为周学熙和禹之谟一样都是退休在家。
而且周学熙的影响力很大。
周学熙的父亲周馥当年就是李鸿章手下的干将,是北洋系统的一员大佬人物,官至两广总督、两江总督。而周学熙凭借着他父亲的关系,科举之后也在北洋系统发展。和新北洋系的老大袁世凯是有姻亲关系,是袁世凯最信任的一个人物。
担任过天津道,担任过直隶按察使。袁世凯成为总统之后,周学熙又是担任当时的财政总长。后来人民党入主中央,因为周学熙是袁世凯北洋系的大管家。当时北洋系的产业都在周学熙的控制当中。
因此让周学熙继续担任财政部长的职务。
在北洋系统当中,陆征祥是位置最高的。担任过总理、副总统,负责中国外交机构二十多年。但陆征祥并不是北洋系统的代表人,相反和北洋系并没有多少来往。在目前政府当中,当年北洋系统的代表人是周学熙。不管是继续留在政府机构的原北洋系统的大佬,还是目前在商界呼风唤雨的北洋系人物,都是认可周学熙为他们的代表人物。人民党入主中央之后,北洋系统实力大降。毕竟当时的袁世凯是失败者。
但北洋系毕竟曾经实力强大。
因此后来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周学熙作为北洋系代表人物,还担任十好几年的财政部长,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所以禹之谟才会过来见见周学熙。
周学熙是比较疑惑的。因为虽然两个人在政府部门合作,但并没有太深的私人交情。禹之谟退休之后,除了开始负责中国海外资产一段时间,然后这几年基本上就不怎么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周学熙其实已经半年以上都没有看到过禹之谟。
禹之谟和周学熙说着一些有趣的事情,过了十来分钟之后才道:“缉之兄,你怎么看现在的世界形势。”
“风雨欲来。”
周学熙虽然不懂禹之谟的来意,但说起国际形势还是做了自己的判断。
“是啊。”
禹之谟点头,然后慢慢道:“日本军队和英法军队在南洋地区猛烈交火。战火都已经延伸到了缅甸,英法两国也是派兵增援。看现在的情况,日本野心越来越大,甚至是一副要打进印度境内的意思。”
两个人是退休。
但以两个人的级别,就算退休,重要的国际情况和大部分的中央文件还是会传到他们手中,这是他们的权力。因此禹之谟和周学熙对于目前世界形势是了解的。
“还有欧洲。德国咄咄逼人,英法是不停地退让。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放在捷克斯洛伐克。欧洲也不稳。”
目前来说,世界形势绝对是扑朔迷离。
未来如何谁也看不清楚。
“欧洲会打起来吗?”
“十有八九。不是英法和德国,就是德国和苏联。”
禹之谟很肯定的回答。
周学熙没说话,因为欧洲具体会如何,他无法判断。在周学熙看来,英法只要给德国足够的让步,德国不应该是和英法打仗。
毕竟英法是目前世界霸主,是世界秩序的左右者。
德国应该不是英法的对手。
禹之谟说道这里,才慢慢道:“缉之兄,世界形势变幻莫测。目前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在一片混沌当中,我们中国需要稳定,需要稳定的往下走。”
“这……”
“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能有任何的动荡。政局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缉之兄,你认为呢?”
周学熙脸色变得认真。
因为禹之谟和周学熙谈了快半个小时,最后这句话才是他今天来的目标。目前中国政坛的一些事情周学熙也知道。周学熙强大的影响力,也有人过来说服他。
希望周学熙出来支持他们。
周学熙这段时间也在考虑,考虑自己应该怎么选择。
张学文退休?
如果张学文真的离开总统的位置,那么对于中国的政坛来说绝对是一次地震。谁来接班张学文,谁来担任新一届的总统。
中国关注,世界也在关注。
中国政坛内部已经是暗流涌动。周学熙明白禹之谟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周学熙在分析禹之谟的意思。稳定,稳定,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样才是稳定。
“恩……”
周学熙没明白禹之谟的意思,因此无法直接回答。
禹之谟当然不会直白的跟周学熙说自己的意思。他们两个人关系还没有亲密到那样的地步,很多事情说的太直白,对谁都不好。
更重要的是,禹之谟认为自己已经说得很直白。
所以笑着站起来道:“缉之兄,谢谢款待。”
…………
“航空母舰的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