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准备(2 / 2)

“大约四千五百架左右。”

“一年三千架飞机生产应该是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的。”

石陶钧立马回答。

目前的军工厂都是隶属于军队总装备部管辖。石陶钧担任总装备部部长二十年,对于中国军工方面是非常熟悉。

其实中国目前每年生产飞机才一千架上下,但这只是平时的产量。一旦为了准备战争扩大生产规模,一年生产三千架并不是不可能。

“硕权,飞行员呢?”

“也不成问题。光是这十年,空军学校和我们空军自己培养的飞行员就超过五万人。而且因为开辟民航路线,有不少民航的飞行员。一旦开战,他们也可以征召入伍。我们绝对不缺少空军飞行员。”

空军是技术兵种。

相比起陆军来说,培养一个空军飞行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听到培养的飞行员超过五万人,张学文才点了点头。

“硕权,从现在开始你来负责空军的问题。一年,一年之内必须要让我们的空军拥有七千架以上的飞机。飞机的生产都是要按照作战模式。从现在开始我们的空军一定要增加训练,不要害怕飞机故障、不要担心航空油的损耗。一切为了战争。”

“是。”

张学文认可尹昌衡的说法。

空军。

以中国和日本的距离来说,只要空军足够强大,就能够对日本进行无差别的轰炸。特别是中国目前在朝鲜也有空军基地,那里离日本就更近。

包括奉天这边,山东那边,都离日本非常近。

可以肆意的轰炸日本。

海军?

中日太近,海军甚至没有多少发挥机会。当然就算海军作战,中国也不会害怕日本。中国这些年的海军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

对。

空袭。

把日本重要的工业城市都炸成一片废墟,彻底摧毁日本的工业。

…………

“张司令,三个月,我只给你们部队三个月的时间。你们需要什么,我全都帮你协调。但是工程绝对不能有任何的耽搁。你应该明白这一次计划的重要性。”

“可是,这这里……”

“张司令,这是死命令。你要是人手不够,我可以再给你调来一个师,不行一个军。如果再不行两个军、三个军都没有问题。但时间上不允许你有任何的讨价还价。”

杨维来到了戈壁滩。

原子弹研制已经正式进入了国家最大的计划当中。杨维要在这里建设原子弹基地,在这里筑起一座城市出来。

凭空建设一座城市,那可不是耍耍嘴皮子就可以的。需要人手,需要很多人手。

可是这里的事情是保密的。

是军事重地。

因此建设这里需要的都是军人。

专门调来了陆军中将张治中,以及他手底下一个军的部队。可是任务太重,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张治中很是犹豫。毕竟自己手底下只有三万多人的部队。

不吃不喝三个月完成这个任务都很困难。

“这样,我再给张司令调来两个师的部队。”

“是。保证完成任务。”

“好。张司令,国家任务很重,希望你能够谅解。有任何的需求,都立马跟我联系。我都给你联系。”

布置完张治中部队的事情之后,杨维又是来到了研究基地。这里聚集了中国众多的核物理学家,以及大批大批各行各业的专家。

“择生,这边如何?”

“都安置好了。不过这里的条件太差,有些人不是很习惯。”

“我明白。”

杨维点头。

这里虽然已经有部队提前到来进行过建设,但毕竟是刚刚开始建设。需要的水电也都是刚刚开始安装。

而这里的这些人,很多都是大学教授级别的人物,之前都是在大城市生活的。而且生活条件非常不错。

来到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真正的鸟不拉屎的地方,肯定是会不习惯的。

喝的、吃的、睡的都不怎么样。

“你让他们坚持一下。我们很快就会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是。”

邓演达这几年整合中国的研究机构成果非常不错。让中国本来比较散乱的研究机构,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以至于邓演达已经是跳出了军方机构,目前的级别是副省级。

这一次的原子弹研制,就是任命邓演达担任副主任,负责这一批的学者。

“还有这是一次绝密的计划,因此除了有资格知道事情的人之外,其他人不允许知道。保密条款要做好。”

“是。”

“家属是怎么安排的?”

“有些愿意跟着,有些不愿意。”

“恩。记住,家属一旦跟着,那么必须要继续留在这里。这个地方以后就是一个许进不许出的地方。当然这些读书人脾气可能有些大,该安抚的时候就要好好地安抚。但原则问题绝对不能有丝毫的让步。”

杨维很累,而且压力很大。

为了这一次的原子弹计划,在这个偏僻的地方还要建设一个城市。城市所需要的一系列配套都要满足。当然原子弹研制需要的电,是需要全国调配的。这里建设的发电厂,主要是为了给这里的学者,这里的家属,这里的军队调配的。

而且还建设铁路、建设公路,大批大批的军队进驻。

大笔大笔的资金,一个又一个部门的配合,都让杨维明白原子弹研制的重要性。所以他真是丝毫不敢休息。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