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不是傻子,并没有真的自大到认为可以战胜中国,然后重新来到东南亚。因此他冷哼一声,还是坐了下来。
张学文看到丘吉尔先坐下来,因此才慢慢的回到座位上。
“现在日本、德国、意大利,以及跟随他们的十多个国家,对世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应该讨论的就是这个。”
…………
“首相,最近世界原材料价格大涨,已经涨了快百分之三十。支那政府表示如果没有其他的抵押物品,没有现金,他们就要中断物资的供应。”
“卑劣的支那人。”
阿部信行大怒。
上一次自己低声下气,最后把越南整个广宁省都交给了中国。可是这才多长时间,才短短半年的时间,中国就表示要中断物资。
太可恶。
把广宁省交给中国之后,中国在广宁省占据世界上质量最好的煤炭。越南游击队根本就不去攻击中国的煤炭厂。
而中国进入越南北部砍伐木材,以及开采煤炭、铁矿这些东西之后,更是明目张胆的支持越南游击队。
越南游击队本来被日军频繁的扫荡,导致他们伤亡很大。一直以来发展都是受到巨大的限制。但现在越南游击队直接以广宁省为根基,接受中国的武器援助之后,实力是越发的强大。正规军已经有一万人,民兵七八万。从广宁省往外扩散,开始频频骚扰越南中部省份。
骚扰完之后,如果有机可乘就直接占领。如果无法立足,就立马退回到广宁省。
这让日军非常头疼。
“一亿美元真的用完了?”
“是。当初我们把广宁煤炭移交给支那政府,支那政府愿意赊一亿五千万美元的物资,的确已经用完了。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世界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很快。”
战争。
战争消耗的物资实在是太快。随着日本统治东南亚,从东南亚搜刮的原材料越来越多,看起来对于中国物资的依赖少了很多。但其实只是看起来如此。
相比起战争之前,日本引进中国的原材料反而更多,几乎是和平时期的两倍以上。这还是日本搜刮东南亚原材料的情况之下。如果没有东南亚的原材料,日本引进中国的原材料,会是和平时期的四五倍。
不到半年,一亿五千万美元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抵押给支那政府的?”
“其实东南亚地区,支那政府看上的好东西不少。但那些东西帝国也需要,给支那政府抵押,还不如我们自己开采。”
阿部信行皱眉。
现在的中国越来越不好说话。中国给东南亚一些国家贷款人民币,都被日本用日元给兑换回来,然后从中国买东西。
但这些也都是杯水车薪。
相比起日本需要的资源来说,这点钱完全不够用。
“还有,支那政府已经几次照会我们,想要让我们归还台湾。而且现在一次比一次措辞严厉。”
“该死的。支那政府这是要跟我们大日本帝国开战。”
阿部信行忍不住拍桌子。
中国越来越过分。
如果中国真的中断原材料的供应,那么日本的工业百分之七十都要停工。而且中国索要的台湾,日本是绝对不能交出去的。
一旦中国控制台湾,那么直接把日本本土和东南亚拦腰截断。台湾目前更是日本的军事重地。
日本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情况。
“首相,有一个消息不知道该不该汇报。”
“什么消息?”
“我们有情报显示,支那政府的总统张学文秘密的前往美利坚共和国,会晤美利坚共和国的总统罗斯福。”
“消息确切吗?”
阿部信行紧张的问道。
阿部信行不可能不紧张,目前日本为了和英法、美国作战已经是使出了吃奶得劲。这还是因为欧美远离东南亚,所以让日本目前来说还能够控制局面。
可是如果中国和美国合作,那问题就很大。
中国强大的实力,阿部信行看在眼里。上一次去中国访问,阿部信行从天津上岸,来到了北京。在中间他看到无数的工厂,铁路上来来往往的火车、公路上忙碌的大卡车,都表示中国工业的活跃。
而且北京和天津地区虽然工业发达,但绝对不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区。这里都是如此,那些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工业基地会如何?
想一想阿部信行就非常担心。
相比起中国,目前日本国内却是到处贫瘠。甚至这几年因为战争,在日本国内有大批饿死的人。国家经济萎靡不堪。
形成非常明显的对比。
和拥有八亿人口的中国作战,阿部信行是真的很担心。
“都是一些模糊的消息。张学文在支那政府的公开会议当中已经很久没有露面,但支那政府总统府依旧以张学文的名义发布各种公告,批准各种报告。我们在支那并没有太准备的消息。但是我们在美国那边有消息表示,美国华人领袖参加了他们大使馆的酒宴。有传闻表示宴请他们的就是支那政府总统张学文。”
阿部信行放在桌子上的手开始颤抖。
中国。
这个庞然大物,日本一直是非常关注。如果中国突袭日本,那么阿部信行真的非常担心。因为中国在东北、山东地区布置重兵,中国三大舰队当中的渤海舰队和东海舰队也都在山东地区。
兵力非常雄厚。
而为了维持战争,日本扩军也很快。但三分之二的军队都在东南亚地区,如果中国突袭日本本土怎么办。
还有中国在西南地区摆上上百万部队,只要动手就是地动山摇。
不行,真的不行。
“砰砰砰——”
“首相,支那政府再次给我们发出通知。要我们必须派人和他们讨论台湾问题。”
“我看看。”
阿部信行拿过来仔细看了看,发现中国这一次的措辞比起以往更加严厉。阿部信行心中打鼓,中国这是真的要开战。
阿部信行想了想,道:“集中内阁所有人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