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
张学文立马大喜。
381工程指的就是当初的原子弹工程。到现在已经三年多时间。为了这个计划,政府调动的部门可不是一个两个。
大批的研制机构参与这个工程。
如果说调动的各方面力量来说,甚至比历史上美国的曼哈顿工程更加惊人。几万个部门参与这个计划,十几万部队参与保卫,三年之内划拨了上百亿人民币。
381工程既然到了需要张学文拍板的底部,应该是原子弹工程已经有突破性的进展,甚至应该已经到了最后。不然也不会希望张学文快点回去。
本来还想着和王正廷见见面,但看来不太可能。
“好。你给我准备一下,我下午就出发。”
“是。”
林祖坤点头。
林祖坤倒是没有问什么是381工程。他在军方有很多人脉,只是隐隐约约听到381工程貌似是一个武器制造计划。更深一步并不了解。
但林祖坤知道纪律,而且有些东西知道了对他也没有好处。
“修梅,那么我们下一次再好好聊聊。”
…………
“仲恺兄,你们辛苦了。”
“仙霞兄。”
“炳生。”
“辛苦。”
1940年10月末,张学文终于回到了北京。
时间太长。
现在这个年代出个国需要的时间太长。如果是后世,去一趟美国回来也就用几天时间。但是现在这个年代不同,张学文出去一趟竟然就用了五个多月,快半年的时间。
“仲恺兄,让各部门领导该干嘛就干嘛,不要都在这里。”
张学文回到北京,各部门有头有脸的都来到这里。还是那句话,这么多人过来张学文也不可能都记住,或者说都关注。
大家来到这里,也不是指望被张学文看重,或者说和张学文说说话。
大家明明知道就算来了,张学文估计都不看他们一眼。毕竟离开中国快半年时间,张学文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但大家依旧不敢大意。
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不来,一旦让张学文知道怎么办。
因此只要是在北京有头有脸的政界人物,有一定级别的都来到这里。张学文看了这么多人皱了皱眉,虽然理解这样的情况,但现在真不是这样的时候。
所以挥挥手,让廖仲恺解散大家。
“好。”
廖仲恺也是无奈。
这绝对不是廖仲恺组织的。廖仲恺已经是六十三岁,并没有想要献媚张学文的想法。廖仲恺只想在目前复杂的世界形势当中,让中国安安稳稳的度过,帮助中国在战时维持很好的经济。廖仲恺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需要讨好张学文来维持自己地位。
可是廖仲恺没有组织,但这些人一个个都自己涌过来。廖仲恺有资历、地位高,也没有更大的野心,不需要讨好张学文。但是其他那些政界领导人,一个个都是四五十岁,还有很大的野心,都想要在张学文面前露露脸。因此对于他们,廖仲恺总不能赶走他们。
等把人都送走之后,张学文跟廖仲恺、刘道一并肩走着,问道:“原子弹的情况如何?”
“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着最后的试验。”
“最后的试验?”
“是。那边就等着我们这边确定日子,准备进行实弹试验。”
“杨维在哪里?”
张学文心中非常高兴。
廖仲恺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现在原子弹已经制造完毕。就等着最后找个地方做最后的试验,看看原子弹的威力,或者看看原子弹能否爆炸成功。
现在还没有都1941年,中国这边的原子弹已经开始有实质性的发展。
这当然让张学文高兴。
这颗原子弹扔给日本,那肯定可以大大缩短战争的时间。
“他带着原子弹的主要研究者往北京赶来。”
“恩。”
张学文点点头道:“如果杨维他们到了,立即听从他们的报告。在这之前我们先开个会议讨论一下接下来我们的事情。我也跟大家汇报一下,我和罗斯福、丘吉尔他们会面的一些成果。”
“好。”
“还有,我来之前和林祖坤见过。林祖坤他们一直在询问,我们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特别是对于怎么处理日本的问题非常疑惑。我想我们要做出一个明确的态度,不要束缚这些前线指挥员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