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其行事枉为人伦。”
看到一脸严肃的赵枭,平民们不说话了。他们将目光全都投在前者脸上,想看看这位县太爷的公子有何高论。
“黄巾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不是空话,每当地方官军被破,当地会如何?”
民众们一言不发,事实上他们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一旁的乡勇军卒们闻言也竖起耳朵,显然对这也很是关心。
“稍有姿色的女眷供给贼将。”
民众们闻言面色一怔。
“寻常女眷则为寻常贼寇所用。”
“接着,稍有资产的平民毕生积蓄将被洗劫一空,不过还能活着,而大户…”
“人财两空,命都保不住。”
闻言,人群开始有些骚乱。几个涿县大户忍不住开口问道:“赵公子…额不对,是赵将军,为何我等连命都保不住?”
赵枭闻言很平静的开口道:“你等且想想黄巾是什么人组成。”
那几个大户闻言双眼咕噜一转,突然如同被雷击般面色大变,其中一人立刻开口道:“我吴家愿出银三千两!”
“作为公子义军所耗军资!”
“我徐家愿出两千两以助军资!”
“我王家…”
在吴姓大户后,其余大户们纷纷开口。刚刚被赵枭这么一点,他们便彻底想清楚利害关系了,黄巾是什么人组成?
又或者说历来草根反叛者是何人组成?无非就是活的最不舒服的底层。
例如耕种佃户、世奴家生子,接下来才是活不下去的平民。
而他们这些大户都坐拥良田千亩,手下被剥削的佃户对他们早已怀恨在心。若官军大败,由佃户组成的黄巾贼入城…
他们还有可能活下去吗?!
怕不是尸体都要被剁碎。
“那真是多谢了,赵忠、刘备,你们点些人跟他们回去拿钱。”
赵枭没有推辞,直接收下了钱。对抗黄巾收钱这个名头只有一次,以后若还想从视钱如命的大户身上榨油…
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是!将军!”
赵忠和刘备从辅兵队伍中出列,朝赵枭行礼后点了一队辅兵,在大户的带领下便径直朝城外各大户庄上去了。
赵忠是赵府的副管家,虽然其貌不扬、身形瘦小,但忠心可嘉。被赵枭要来担任辅兵大队的队长,而刘备则为副手。
赵枭不放心把刘备单独放在涿县,还是自己带着盯起心安。
看着一行人的背影,赵枭将目光移回来看向众民道:“官军若败,大户故然身死,而平民又有何下场?”
知道厉害,众民没人再敢开口玩笑了,全都握紧拳头紧盯着赵枭。
“沦为破城的垫脚石。”
说着,赵枭看向天空悠悠道:“黄巾各渠帅毫无人性,攻下一地搜刮粮食后,便强行胁迫当地所有民众与贼同行。”
“那…若是拒绝会如何?”一个汉子突然发声,问出了众民心中的疑惑。
“杀之,以儆效尤。”
“嘶…”
听着一连串的倒吸凉气声,赵枭继续道:“与贼同往亦是死,每地新收的民众将在下次战斗作为主力,谓之投名状。”
“黄巾贼物资缺乏,寻常贼寇兵器不过锄棍枪棒,刀都罕见…再加上长期吃不饱,只差没饿死,拿什么打?拿命填!”
“往往一轮战役后幸存者十不存一,自然…存者可以进入黄巾精锐,有刀兵轻甲、足够的饭食供应,可你等愿意?”
“愿意过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
“愿意去赌那十之一二?”
民众们闻言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内心对黄巾那少许同为被剥削阶级的感官瞬间消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厌恶。
“对了,带不走的幼童他们不会杀,而是丢在原地待其活活饿死。”
听到这话,民众们对黄巾的恶感已到极致,而赵枭麾下的乡勇们则是握紧拳头,咬紧牙关暗自下定决心不能战败。
对方可是群畜生啊!
要是败了,女眷受辱、亲友丧命,孩童甚至还会被活活饿死!
赵枭见此暗道民心可用,大声道:“义军出征后,还会有一次募兵。”
话音刚落,刚刚问赵枭能否拒绝的那个汉子立刻高声开口道:“俺周勇定来参军,若是有卵蛋的,就和俺一起参军!”
“俺们一起在赵将军的领导下保卫俺们最美丽的家乡!没卵的就别来了。”
“我有!我来!”
“还有俺!俺家两兄弟都来!”
“就你有啊?算上我朱五!”
看着沸腾起来的人群,赵枭嘴角一勾,看来安排托确实好用。
这兵源不足的问题已是解决。接下来只待立功,再让父亲花钱运作一番!贿赂了那京都洛阳的十常侍,这等功劳…
换个三年任期的太守没问题!
这样待灵帝驾崩,乱世真正来临时,自己就有了足够的基本盘!
虽然依然给袁家提鞋都不配,但怎么都比最初刘备用功劳换来的那个长吏强多了,甚至还可以跟曹操的基本盘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