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使来投了!!”
赵枭听言面目泛红、神情振奋。
好家伙,贾诩不说,他都不知道自个这么强大!此话倒是不假,自己作为天下最强诸侯,袁家下边的那些投机者,怎可能不心动?
“之所以未有来投,其因有二。”
贾诩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继续道:“一是害怕畏惧,二是拉不下脸。那些先前支持袁家的,害怕主公怨愤袁绍而牵连其身,若来投诚却被斩杀…可真是凄惨,他们不愿赌。”
“其二,不论利益是否相同,这些故门旧吏昔日好歹还是袁家的人。如今即便要换上家…可选择旧主的死敌,确实显得太难看了。”
赵枭听声秒懂,快活的来回踱起步来。
只见他笑容满面,轻抚精致八字胡:“眼下袁绍四面交敌,我若有意和平,他自然应允。而双方一旦不再是对头,那袁家下边的故门旧吏便再无心理压力,毕竟吾与袁绍都能和平,又岂会迁怒于他们?而不是旧主死敌…”
“他们投来,面上也就挂的住了。”
“正是!!”
与赵枭对视而笑,贾诩小眼再眯、眉头舒展开来:“这是潜藏在馅饼之内的剧毒,袁绍只要答应两家和平,那袁家多年维持的人脉关系、情报密网,便会迅速分崩离析!!”
“支撑袁家称雄的大小势力们,也将成为日后主公开朝称帝的栋梁基石!!”
赵枭大悦,这种化敌为己用的痛快,简直是难以形容!袁家四世辛辛苦苦一针一线缝出的资源蓝图,不日之后便会尽归自己手中。
再是显赫一时,不过还是在为自己打工!
“文和,每每与你谈话,皆会令吾受益良多啊!”想通妙计,赵枭一把牵住贾诩之手,诚恳而由衷道:“若无先生,便无有吾之大业!有朝一日大业铸成,先生当为宰为相!”
“可即便如此,亦难当先生之功!”
听到这话贾诩笑了,只见他反握住赵枭、同样真情实意道:“无需如此,待到那时老臣若不是长逝,怕也是龙钟迟暮了。主公只需广施仁政以德治天下,便再无乱事矣。”
言至于此,贾诩神情有些萎靡。
他上年纪了,经手操办的事务又太多,即便赵枭有意无意的不断在为他减负,但精神体况都早是大不如从前。生老病死不可逆…
贾胖子不为此而忧虑,他只担心自己往后若是真挺不住了,来继任的军师能否承起重压。仕于赵枭的这些年,其实贾诩的心态早已发生巨大改变。从最早被逼无奈,渐渐转为全力以赴,再后又是任劳任怨、事必躬亲。
赵枭不似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君主,他有勇气有决心,能吃苦能容人。最令人感到钦佩的一点,是这位主子从不极端。瞧他仁善对民,可遇到暴民也能狠下心来尽数诛杀。
平日赵枭都很自信,但他却能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一点,也是贾诩最为欣赏的。
前段时日,在青州那边,常有凯旋的赵枭一时头脑发热,竟想着自立为王。坦白说,后来知道这点,贾诩都着实后怕。可在谏臣田畴一番强谏后,赵枭居然回心转意了!其非但收回成命,还坦然向田畴承认了错误!!
这简直离奇,从古至今都言明下令要自立为王的权贵,有几个规劝的回来?不准自负之下,还会滥杀反对的谏臣展现自身决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头脑发热在所难免。如此,也才是一个真实的人。贾诩看重的,是赵枭能够包容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其不会因难以御下而屠刀滥杀。并且在赵枭这里言论自由、上谏无罪,也着实令人感到心安。
心念至此,贾诩握住赵枭的手又紧了几分。
或许,只有这样的君主,才能让他贾文和竭尽毕生所学仕之效之吧!赵枭的大业,亦是臣子们日思夜想的梦,这不是利益共同。
而是理念共同,理想共同!!
“主公,其实此计还有一个目的。”贾诩面上稍显病态的潮红、缓缓道:“袁绍先前控制朝堂,屡屡号召天下讨赵、认定您为逆贼。而一旦双方公开和平,中央先前的逆贼之说,也就全成了笑话。其之正统,将会大减。”
“日后即便有敌再次挟住天子、号您为贼,也就没有分毫效力了。即便是再古板的老顽固都不会当真。只要此次议和成功,主公就将彻底免疫逆贼之称。但有一点切记…”
“咳咳,咳咳…有一点…要切记!”
瞧见贾诩频繁咳嗽,赵枭心里猛然绞痛。他赶忙扶住贾胖子回座、肃声道:
“不管何计何策,都无有先生身体重要!”
“文和你别说了,好好歇息段时…”
“我先…咳,我先讲完。”
贾诩神情极度认真,固执出口道:“主公您要答应臣下一点,此次只要议和成功,除却收获大批袁家的附庸外,还能免疫被冠以反贼之名。但别人泼不了污水,就,咳咳…”
“就要从自身开始小心了。”
贾诩再饮茶水,拍胸道:“您要答应老臣一事,若非有人先称王,不然您决不能自立。而称帝开朝,则必须统一大汉全境才行!”
赵枭听声断然颔首,正要言语,又见贾诩低声道:“还有种可能,就是您势力强大昌盛、一个郡侯难以相衬之时,且恰好前头无人自立…面对此种情况切莫着急,想办法…”
“将汉帝控制在手上,以大汉皇帝之口封己身为王,那便是承应正统。不到万不得已,切莫自立野王。在一统全汉之前,都要以汉臣名号行事,不要一时急躁而断送大业。”
赵枭听声连连颔首,贾诩见状欣慰一笑,靠着椅儿、闭目沉沉睡去了。现在他的身体情况很不乐观,稍稍说会话就要歇息很久。
“唉”
除却无奈的叹息,面对自然循环,中俊枭雄亦是无能为力。他拿起一封封待发的信件,轻声悄悄行出了室外。合上大门,赵枭当即朝守卫刺史府密室的披甲亲兵快速道:
“请华神医快来一趟。”
“还有…”
枭雄轻轻揉额,迟疑不过瞬间变已决然。只见他眼有唏嘘、肃声道:“传唤书记官赵海,封武威贾诩为世袭渔阳伯,食邑千户…”
“境外半岛马韩之地,赐为私庄。”
“诺!”
亲兵得令,登时抱拳而去。
赵枭见此轻叹一声,只慨岁月无情。贾诩是除却战死赵二之外,他首位正式封爵之臣。渔阳伯不大,封地只有郡城。可半岛马韩国不小,那才是真正的赏赐。为杜绝世家之患,枭雄早在与陈宫初次见面时,就已敲定…
日后功臣封爵,只得在华夏疆土外。
贾诩这一个渔阳伯,都已经是破例了。
毕竟面对如此忠贞操劳的臣子,赵枭又岂能真无情,让其后代远离汉土核心?
“自然道法不可逆,时也命也。”
“若华神医都难以解决先生的问题…那么贾胖子啊贾胖子,怕你就得去深山老林里头闲情饮茶了。你以毕生才识相助,吾必以国士报之。怎么的,也得给老子活到开朝吧!”
自言自语,赵枭强自淡笑。
他已决定,若是贾诩身体很差,就将他身上的所有事务全给卸了。不管其如何诡辩,自己定要派甲士强行把他摁到风水宝地去钓鱼喝茶,每天看看山赏赏水的好好养生。
看腻了,那就换个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