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不对,应该叫一声小李坊正才对头!”
“可不是,若没有李二郎,这案子又岂能这般破解,二郎当饮一杯!”
武侯们相当于后世的片警,负责永安坊的治安,对李秘这个新任的“居委会主任”自是亲切的。
李秘倒是想跟他们亲近亲近,奈何不是便宜老爹那样的社牛,哪里应付得来。
再者说了,他还有正事要办,也不敢耽搁。
倒是曹不凡看出了他的窘迫,帮着解围道“二郎是伏龙观下山的童子,哪里能喝酒,尔等别带坏了二郎。”
曹不凡倒是个面冷心热的人,对李秘改观了之后,也是哥气十足,关键时刻护着李秘。
“出了什么事?”
将李秘拉出铺子之后,曹不凡也是开门见山。
身为不良帅,眼力还是有的,若不是着急,李秘又岂会三更时分来武侯铺子。
“曹帅可知道处一和尚的下落?”
“处一和尚?又生了什么事?”
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李秘也不好下论断,但他总需要个帮手。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李秘相信曹不凡是个信得过的人,也就没有半点隐瞒,将自己的推测都告诉了他。
曹不凡也是恍然。
“难怪了,他对刀械了如指掌,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这和尚只凭着伤口,便能推断出荣怪儿用的是片鱼刀,曹某从军多年,也做不到这地步……”
感慨了一句,便听得他继续道“二郎你稍等,我去问问兄弟们,一会带你去寻人。”
也不等李秘回应,曹不凡转身回了铺子,不多时又出来了。
“荣怪儿伏法,钱县令便放了处一和尚,但他没有返回大慈恩寺,也没有去平康坊找王软软,今夜正是落脚永安坊了!”
无论是坊丁,还是武侯,本职工作都是维持本坊的治安,对于长居人口以及进出的人员,都有着监察的任务。
似处一和尚这种曾经被抓过的人,更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虽然已经破案,但处一和尚留在永安坊,武侯们还是清楚的。
曹不凡提着灯笼,李秘跟在后头,走了约莫一顿饭的工夫,总算是来到了一处破败的城隍庙。
说来也是奇怪。
李唐虽然尊崇道教,但佛教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衰落。
尤其是玄奘法师取经归来之后,更是大兴土木,新修建的寺院就有五六十所,而原本前隋朝就有七十一所,加起来足足一百二十多所寺庙,分布在长安城各处。
而永安坊竟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