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看看天色,已经到了黄昏,知道是顾春娘和沈若兰回来了,便出门查验她们带回的纺车。
一辆木质马车上,转载着超长三四米的纺车,一下子震撼到了张旭。
这台纺车上安装着木轴,可以连接水车,俨然就是张旭设想的水动力纺车。
而且这种纺车安装了三十六的纱锭,远比初级珍妮机的八个纱锭先进很多,当然并没有配备张旭设想的加速齿轮。
看着面前的纺车,张旭不禁感慨起自己祖先的智慧,原本自以为的西方先进技术,东方的祖先早已实现。
此刻想来,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刚愎自用,导致东林党那帮祸国殃民的书生做大,工业格命理应出现在大明这片土地上!
尾随而来的还有一辆马车,上面装着一架小型织布机,明显是手工动力的。
由此可见明朝人并没有制作出带弹簧的飞梭,因此不能设计成水车动力。
张旭本打算喊顾春娘试用一下,但是好半天也没想出该如何称呼她,顿了顿问道
“你们谁来帮我转一下织布机?”
“我可不会。”沈若兰回答。
“我来吧!”顾春娘应声上前,演示了几圈,并讲解了如何来回手动调整梭子。
张旭看完已经明白,该如何在梭子上加弹簧,改成飞梭。
当天晚上,他熬了大半夜时间,总算完成了织布机的改造图纸。
至于纺车,根本不用大改,加装上齿轮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清早时分,顾春娘进门的时候,见到满桌子的图纸,也是非常诧异,顿了好半天才询问
“官人,这是熬到了几更天?”
“差不多四更!”张旭说着揉揉眼睛就要起床。
“再睡几个时辰吧!”顾春娘劝道。
“不用,这些东西得尽快做出来,我还等着织出绸缎上交朝廷。”张旭懒洋洋的回答。
“就知道你有自己的小心思,如果不是为了上交布帛,恐怕也不会找我合伙的。”顾春娘撇撇嘴说。
“这就叫缘分,如果没有领这份苦差事,也不会认识你。”张旭笑着回答,突然觉得这话有些过了,又解释道
“我说的是合伙的缘分。”
顾春娘原本微红的脸色,瞬间又黯淡了下来,点点头说
“我们都等着看你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