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旭第一次参加明朝的婚礼,而且好像两家都得随份子。
张家湾的婚礼讲究很多,特意给新郎和新娘都做了大红的礼服,还得有三媒六聘的彩礼,这些自然都要张旭出钱置办。
头一次给自己的部下筹备婚礼,张旭也搞的很隆重,特意打发人买来朱漆,把整座小楼都给刷成了红色。
婚礼当天,张旭部下的兵将,纷纷换上绸缎质地的长袍,一个个显得精神了不少。
身着红色喜服徐邦宁,恍然又年轻了几岁,满脸都是喜气。
张辅老人的夫人隋氏,带着村子里两名年长女人作为媒婆,还特意从邻村请来喜娘。
喜娘即是伴娘,也是婚礼的主持人,这女人穿的很喜气,同徐邦宁一起去张家接来了新娘子小芝。
张旭特意给山上的银矿放假一天,因此,所有矿工以及户部铸银的匠官,都来给徐邦宁捧场。
虽然分给徐邦宁的宅子,相距张家湾仅有几百丈距离,张旭还是命人准备了喜气的花轿。
炮竹声中,徐邦宁骑着高头大马,把花轿迎进宅子,意味着婚礼正式开始。
喜娘尾随新郎官,扶着新娘子从外面进门,喜气洋洋的同众人寒暄几句,随即在供奉天地的香案前,点上蜡烛和清香。
这位喜娘还特意带着个包裹,随着仪式开始,从里面逐个取出,一个斗、一把尺、一杆秤、一把剪子、一面镜子和一个算盘,按顺序摆在香案上。
“新人拜天地喽!”傧相的喊声过后,所有人各自就位。
喜娘巡视几眼,转头看向徐邦宁问
“徐将军,您的高堂呢?”
“我自幼父母双亡,是个孤儿。”徐邦宁回答。
“对不住,奴家本不该提,可是没有高堂,礼数总有些欠缺。”喜娘陪笑说。
徐邦宁巡视几眼,来到张旭身前,施礼讲道
“将军,请上坐。”
“今天的日子,我坐那个位置不合适吧!你比本将军可是还要大八九岁。”张旭回应。
“若是没有遇到将军,卑职只是神机营一老兵而已,每月吃几百钱的军饷,哪里敢想今天的好日子?”徐邦宁恳切的说。
“此言有理,卑职也觉得将军应该上坐。”老迷糊附和道。
在众人的簇拥下,张旭最终坐上香案左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