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直接手握兵权必然引起天下哗然。
所以才转了这么一个弯,借李承乾之手给张拯,就和很合理了。
当朝皇帝,给亲儿子两千人马护身,便是御史,也挑不出什么错处。
张拯发自内心的觉得,其实李世民这皇帝,当得也挺累的。
……
夕阳西下,将长长的钦差队伍的影子也拉得老长。
“禀太子殿下,天色将晚,前方二十里便是郑县,是否加快脚程,入郑县过夜?”
马车外,太子亲卫首领段恒的声音传来。
郑县唐朝华州的治所,也是渭南的临县。
出了郑县顺着渭水再往前走,便是华阴县。
而过了华阴县,就是天下文明的黄河天险,关中的咽喉潼关了。
大唐各州县按其地理形势、面积、人口、物产等条件划分等级。
州分辅、雄、望、紧、上、中、下七等。
县分京京都同城县、畿京都城郊县,渭南便是京都城郊县、望、紧、上、中、下七等。
华州因在京城长安以东180里,为近畿重地,故定为上辅,而华州的治所所在的郑县为望县。
“不必,就地扎营吧,传令下去,不入晋阳之前,逢城不进去。”
李承乾的声音从马车中传出。
“是,末将遵命。”
段恒下令开始扎营,李承乾与张拯也从马车上下来。
所有人都在有条不紊的做事情。
古代扎营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水源,地形,进出口等都需要综合考虑进去。
一个将领治军的本事,其实从军营上就能看出来几分。
太子亲卫虽然不是常备战兵,但扎营同样一丝不苟。
段恒在渭水边上找了一片空旷的平地,营地背面临水,大营前方布置好拒马。
另外两面布上木栅,大营围绕着小营呈梅花装散开,很快便将营地扎好。
至少从扎营来看,段恒算得上是一个将才。
随军的伙夫开始生活搭灶做饭。
而李承乾和张拯的饭食,自然由国公府跟来的大厨承包了。
没一会儿,渭河边上便升起了袅袅炊烟。
李承乾与张拯走在水量比往年几乎少了一半的渭河边上,身后就跟着常言,陈瑀二人。
由于水量太小,渭河上往年千帆竞发的景象也消失不见。
只有江心还停泊着几艘小小的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