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艘装了□□的快艇,离开了保康县城码头,溯着荆水逆河而上。喻梅萍带了4人,中科院一行6人,带队的是他们的学科负责人项教授,两名船员,两名卫生防疫人员,还有4名武警。这些武警都是会水的,总共18人。以防万一,每个人身上都穿了救生衣。船是中科院向海军借的,为了不惊动谷内的生灵,每艘船上都装了□□。快艇在荆水上航行虽说速度不慢,但是也没有掀起大的波浪。
快艇离开保康没多久,就驶入了深山峡谷。由于当初对神农谷的封禁,这些属于外围的地区也是呈原始状态。青山绿水再加上一道道的急弯,人就仿佛觉得与世隔绝了。
喻梅萍换上了明末自己所穿的衣服,身处在第一艘快艇上。虽然对这条水路她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她还是有模有样的手里拿着地图,四处不停的观望着,好像她也是初到这里。
虽然已经相距了将近400年,但是对于喻梅萍的感受来说,也仅仅只是离开了两个月。
快艇行了将近一个小时之后,就来到了荆水上游的那条支流处。比起主流这条支流的水量并不小,水面也有五六丈宽。
在拐进支流的那一刹那,喻梅萍往前方看了一眼。在主流的左侧有一大片河滩地,那里是一个乱石滩,也没有农田和树木植被,附近似乎也没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喻梅萍暗想,这里离开保康县城将近有四五十公里,应该也没有大路可通,在这个地方完全可以建设一个新型的城镇。自己规划中的旅游前进基地就可以设立在这里,从这里出发前往神农谷的路口,最多也只有二三十公里。把宾馆建造在这个山清水秀的河边,正好可以把这片乱石滩利用起来。当然为了防止洪水,肯定也要用石驳河岸。明末那回是干旱的天气,喻梅萍在那里生活了10年,也没有遇上一回洪水泛滥的时候。再去查一下水文资料,这里应该没有大的洪涝。
拐入支流后,船继续前行,在崇山峻岭中转过了几道急弯之后,他们的船便进入了那片迷雾之中。
喻梅萍命令快艇放慢速度,缓缓的驶入了那片迷雾。两岸的景色依稀可见,都是悬崖峭壁。好在水的流速不快,快艇能够稳稳的向前行驶。
当船进入了一个新的拐角的时候喻梅萍下令:“停,入口就在这里!”
众人四处张望,哪里有入口?崖壁上面长满了藤蔓,许多都直接垂落在水中。它们的背后都是岩石。
喻梅萍用手指着那个拐角说道:“入口就在这里!”
这里的水很清澈,水下的能见度也很好。她要求两位武警战士,带上了潜水设备:“你们就在那个位置的水下1~2米的地方寻找,岩石缝里应该有两个铁钩。找到之后我们拴上绳子,然后两艘快艇同时发力向外拉,洞口就能够破开!”
当初封存神农谷洞口的方案喻梅萍也参与了。方案是百里不动提出来的,灵感来自于当初对郑芝龙家那个地下暗河的出口的设计。从外往里是撞不开的,除非是用火药来炸。但是这又是水下,爆破的难度非常的大。可是从内往外推,不需要用多大的力就能够把洞口破开!
现在大家都在谷外,那么破开洞口的方案,只能是把这堵封堵墙往外拉。为此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在水底下埋设了两个铁钩,铁沟的后面预设了机关,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下面的积木抽掉了,整个积木建筑便轰然而塌。
刚开始众人也包括两个武警战士还有些将信将疑,可当他们游到了水底下,真的就找到了那两个铁钩时,接下来就没有人再怀疑了。众人便齐心协力,绑好了绳子,两艘快艇一艘往上游发力,一艘加足了马力向下游驶去。绷紧了绳索,随着马达的轰鸣,只听到轰的一声,洞口塌了。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封闭了将近400年的神农谷,终于又与外界贯通了。
洞口的顺利打开,令在场所有的人都没有了对喻梅萍的怀疑,打开神农谷的钥匙确实是在这个姑娘的手中。
两艘快艇鱼贯的驶入了山洞水道里,里面当然是一片黑暗,快艇各自打开了射灯。
船前行了十几米,就进入了一个山肚子里的湖,即便是射灯能够照的很远,但是射向远处还是黑洞洞的,照不到四周的崖壁。四周就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两艘快艇就像是孤零零的漂浮在黑暗的水中。
喻梅萍大声的喊道:“所有的射灯都对向正前方,我们的船直接慢慢的往前驶!”
快艇在四周一片寂静的黑暗中慢速的向前驶去,大概走了10来分钟,终于看见了对面的石壁,也找到了前面驶出这个大厅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