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贾瑄闲着没事,只能看书练功,日子过得倒也悠闲,反正没人敢找他的麻烦。
四月初一正好是立夏,过了立夏,下雨天便得多了起来,有时候更是雷雨交加。
气候不好,贾瑄也不乐意出门。
四月十三夜里,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宁荣街东府闹哄哄的,没多久,便有人穿着蓑衣来敲荣国府的门。
贾瑄习武已有一年,耳力比寻常人强很多,听到外头闹哄哄的,便披了一件外衣,叫醒了外间守夜的燕草,“燕草姐姐,外头闹哄哄的,你去问问,出什么事了?”
燕草被推醒来,还有些懵,听到贾瑄的话,不由侧耳去听,却只能听到外头巨大的雷声和雨声。
她道,“是外头在打雷下雨呢,三爷是被雷声吓着了?”
贾瑄摇摇头,“是外头有人说话,闹哄哄的。”
燕草被贾瑄这话唬了一跳,还以为外头有鬼,因为她并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就在这时,她听到外头有人高喊:“东府太太没了!!!”
燕草闻言惊住。
东府太太,那不就是身怀六甲的李氏吗?
听到外头的喊声,贾瑄愣了一下,倒是不太惊讶。
东府的堂伯母四十多的高龄,怀孕产子本就是十分凶险的。
算一算,也确实到了李氏的产期。
外头只喊东府太太没了,却没提到腹中的孩子,想必是平安生下来了。
当夜东府门上就挂了丧幡,奴才们马不停蹄的往各家报丧。
大半夜的发生这种事,贾瑄也是睡不着了,让人打了伞,去了老太太的院子。
见贾瑄冒着雨过来,老太太忙把人搂进怀里,皱着眉道,“这么大的雨,你这孩子怎么冒着雨过来了?也不怕着了风寒?”
贾瑄没有跟老太太顶嘴,只道,“孙儿听见有人喊东府的堂伯母没了,睡不着,就来看看。”
闻言,老太太叹了口气,“也是她命中该有此劫。”
不管是高门大户还是平头百姓,对子嗣都看得要紧,因此只要怀上,九成九的人都会选择让女人把孩子生下来,至于女人的安危,大多数人都是不重视的。
东府的李氏命不好,遇到了个不疼爱妻子的丈夫,孕中还不忘去道观里炼仙丹,简直疯魔了。
她这个堂侄倒也没有出家,就是整日跟道观那些道士们瞎折腾。
自从有了贾瑄这个神异的孩子出现,他就愈发坚信自己能炼出真正的仙丹。
他上次回府,还是贾瑄生日的时候,就连贾敏孩子满月酒,他都没回来。
现在李氏没了,贾敬恐怕人还在京郊道观里呢。
老太太原本是不赞成李氏生这个孩子,可惜大夫把脉之后道,李氏要落胎,很有可能大出血,一尸两命。
最后李氏还是选择了生下来,到时候,即便要死,她也希望孩子能活着生下来。
贾瑄见老太太陷入了沉思,没有出声打扰她。
等雨停了,老太太便让贾瑄回去歇息。
“不去东府吗?”贾瑄疑惑的道。
老太太道,“你年纪还小,别冲着了,明日再去也不迟。”
宁荣二府说是亲如一家,实际上从贾瑄这代来算,血脉已经出了三服,关系不算近,对李氏这个堂伯母,贾瑄也见得少,并没有什么感情,因此老太太这么说,他也没有坚持连夜赶过去。
荣府连夜去东府的,除了贾赦和贾政,便只有已经长成的贾珠和贾琏。
次日,贾瑄被邢氏领着去了东府,祭拜过了李氏,便被送回了荣国府。
本身他也不是李氏的直系晚辈,夜里守丧的事也轮不到他,接待客人更轮不到他。
因贾敬身上没有官职,只有一个进士功名,爵位也让给了儿子贾珍继承,因此停灵按照规矩只能停七天,七天之后就得出殡。
直到李氏的棺椁停灵在贾氏家庙铁槛寺,贾敬也没有现身,仿佛死的不是他妻子。
以至于满京城都在议论贾敬的绝情,贾家再次因贾敬火了一把,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这次因为有贾瑄的存在,并没有牵连到荣国府。
即便如此,老太太仍旧很是生气。
李氏拼死生下了一个女儿,贾珍的继妻尤氏没有生养过,贾敬又不回来,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安排婆婆拼死生下的小姑子。
老太太听说之后,叹了口气,吩咐赖嬷嬷去东府把孩子抱了过来,养在了荣庆堂,按照荣国府的女孩儿的名字,取名惜春。
虽然老太太院儿里多了个妹妹,贾瑄仍是一有机会就缠着邢氏送他去林家看林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