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是将一块块,奇形怪状的巨石,搬到指定地点。
原来杂乱无章一无是处、丑陋不甚的废石。
按照赵卫东的设计图,进行恰当的摆放后,竟然出现了极为奇特的美感,就连没有美学细胞的社员也发现了美景。
而且现在的山林中,有的是木头。
大队的能工巧匠们,盖了不少样式各异的,精美实用的亭子,其中最大的一座亭子,在小山的顶部,盖了三层的阁楼,站在上面周坑大队的所有景色尽收眼底,道路绿化山石,在赵卫东的巧妙布局下,有了苏州园林的一点韵味,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大队社员可以说是,男女老少齐上阵。
赵卫东真正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无比巨大的力量,他忽然理解陈老总说的话:淮海战役是百万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胜利。
此时,做为始作俑者的赵卫东,反而闲了下来。
他只能在现场做做指导,淳朴厚道的社员,为了感谢他为周坑大队老百姓,设计出这么美好的公园,竟然坚决不让他参加劳动,只允许他在现场指导,因为他的设计图纸的可操作性很强,大家基本上都能看得懂,需要指导的地方也不是很多。
可是大家就喜欢问,只要听到他亲口回答,大家也就放心施工。
转眼间,赵卫东下乡插队已经四个多月了,温妍下来也两个多月,两个人在赵卫东的宿舍里。
温妍一边吃着饼干一边说道:
“卫东,我到这里插队也不少时间了,我的插队生活补助还没领过,你领过了吗?”
“哦,你没讲我都忘记了,有这么回事。”
也确实如此,前一世小时候压岁钱只有几毛钱,当然利用放假的时间去砍些犁木、做算盘的小黄竹,卖给供销社,可赚一些零用钱,最多的时候,手中有十几元钱,所以插队后,每月有八元钱的生活补助,确实是不小的一笔钱,因此也就记着到公社财务室,领补助的时间。
每一到两个月一定到公社一次。
去领补助,从来没有忘记过。
今生来插队,自己已经是一个,大财团的拥有者,有无数的财富,仅带下来零用的钱,就带了一万多块钱,怎么会想到那几块钱的补助。
今天要不是温妍提起来,自已真是忘了。
可是,这也提醒赵卫东,是该去领补助了,否则要让人觉得反常了,估计全公社的知青,就自己一个人,这么多个月没有去领取补助了,太反常了,是该安排个时间去公社了。
“卫东,我们什么时候去公社领吧。”温妍说道。
这些补助对于赵卫东来说,根本不当一回事,可是对温妍来说,可是一笔不少的钱,家里带下来的二十块钱,第一个月付了十块伙食费。
第二个月的还是赵卫东帮助代付的。
否则现在自己就身无分文了。
而且平常买些生活用品,还有一些吃的零食,都是赵卫东给自己付的,当然也可以说是他给自己买的,怎么说自己也下乡两个月了,也可以领到16块钱了,领到钱后伙食费就不要,卫东帮助自己交了,自己就可以交了。
有钱的感觉真好!
“好的,去公社的路程还挺远的,还没有车,我们要走路去,约十五公里的路程,我看什么时候方便,我安排一下。”
赵卫东想了一下回答道。
可是他又转念一想,现在离国家宣布恢复高考的时间,只有一个来月了,如果现在安排公社,一个月后照样要跑一趟,而且大队到公社,没有客运汽车,都要靠双脚走过去的,走一个来回就要30公里。
就算走得快也要6个小时。
这还不算休息的时间,自己走这些路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温妍肯定够呛,虽然说她现在也在修炼内功,体质大幅提升,力气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脚绝对吃不消。
自己来插队的第一天劳动,就状况频出。
虽然说自己已经是宗师以上的高手了,可以说是力大无穷,可是挑稻谷竟然担不过一般的社员,其实关键就是细皮嫩内,肩膀都被磨破了,怎么会不难受,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
赵卫东的干农活的能力,就很快超越了所有的社员。
当然,他并没有把这些能力表现出来,只是做到跟他们差不多的程度,就不把自己的能力和力量表现出来。
以免让社员感觉自己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