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没有什么特别的啊。”
“温妍,你向上看一下,就知道了。”赵卫东提醒说。
温妍向上认真看了一下说:“哇,竟然是康熙一十三年建的亭子,卫东你知道康熙一十三年是公元多少年吗?”
“温妍,康熙生于1654年5月4日死于1722年12月20日,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一十三年也就是1674年。”
赵卫东简单说明道。
“这么说,这个亭子已经建好三百多年,怎么可能这么新,不可能吧!”
温妍无法相信这是真的,眼前这个亭子已经在荒郊野地屹立了三百多年,她觉得自己家,住了几年后,就旧了很多,那三百年的房子,有多旧就可想而知了。
可眼前的亭子,不仅所有木头没有一点腐朽现象。
而且象新的一样,黄灿灿的,十分奇怪的是,亭子内不仅没有一个鸟窝,而且连一个蜘蛛网也没有,就连灰尘都没有。
应该不会是定期清理卫生吧。
“温妍,这亭子已经建好三百多年那是肯定的,为什么会像新的一样,那就要归功于古代木匠的智慧了,首先每根柱子都立在石墩上,石墩下面还有一个四方形的石座,最大限度保持木制结构的干燥,而且每根木头都用□□水刷过多道,因此木头上有剧毒。”
“所以各种虫鸟蜘蛛都避而远之。”
“估计就连霉菌也很难繁殖,当然这并没有人验证过,也有可能是通风透气,使得所有的柱子干燥。
“所以历经三百多年的古亭,依然历久弥新。”
赵卫东前世经过此亭时,也是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问了许多人,解释五花八门,都不能让他释疑,直到有一个老木匠告知,才了解到这个迷底,这种木材处理技术,可以说是十分简单有效的技术。
现在已经湮灭在历史之中,很少有人知道了,现在也就原原本本的告诉温妍。
“哦,原来是这样的。”温妍恍然大悟道。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公社所在地福桥,温妍已经累得不行了,赵卫东自己背了一个包,还把温妍提了二个包,走了这么多的路并不显得疲劳,他看到温妍都走不动,就把她手里提的小包都拿了过去。
温妍非常感动的说道:
“卫东,太辛苦你了,所有东西都你帮助拿了。”
她看到赵卫东这么关心她,她觉得自己特别的幸福,自己的两个大箱子的行李,从周坑开始,就他帮助拿了。
自己仅拿了一点点的东西。
走得都这么累了,他拿那么多的东西肯定更累,自己那两箱子东西,可是不轻的,估计五、六十斤应该有,拿这么多的东西,那绝对不容易,自己就是没拿什么东西,走几个小时路都受不了,赵卫东太厉害了!
“没关系,我是男子汉,我多拿点是应该的。”
赵卫东理所当然的说。
“卫东,我们等一会儿,还要去公社财务室一趟。”温妍又说道,她是想在上午下班前,把这个事情办了才放心。
她怕下午上班时间再去领,会来不及赶上回城的客车。
因为她知道今天回城的客车只有一班,如果误了这班车,那就要明天下午回去了,因此来到公社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马上到公社领补助款,这是当务之急的事,必须第一时间办理。
“我们等一下吃个饭,坐汽车回去就是了,去公社干什么?”
赵卫东十分疑惑的问道。
“我们知青头一年,每个月有八元钱的生活补助,你该不是忘了吧?”温妍有点不相信的问道。
八块钱对于一个,刚走上社会的知青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了,而且在大队劳动一天,只有几毛钱的工分,怎么会有人把这个钱忘了,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
她根本不知道,眼前比她还小一岁的恋人。
已经是世界首富了,他怎么可能会记起这几块钱,虽然都说了几次了,他还是没有印象,本来上个月就要专程跟他一起,到公社来领的,他自己说这个月来领的,现在又忘了。
看到温妍吃惊的样子。
赵卫东真是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的身上根本是不缺钱,都没有把这个事放在心上,他忘记了温妍对这笔钱是念念不忘的。
说实在话,自己前世也是如此。
每个月都要抽一天,专门走路到公社领这个钱的,偶尔有时候是两个月领一次,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只是这一世赵卫东,实在是太有钱了,那几块钱根本入不了他的眼,才一次又一次忘记了。
要知道他这次下乡插队,在大队已经四个月了。
他赶快解释说道:“不好意思,我急着想回家,把这个事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