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张很大的领袖画像,至于清凉寺的菩萨塑像,到底是□□破四旧破除掉,还是解放军破四旧破除掉的。
赵卫东也不知道。
现在清凉寺内是什么情景。
赵卫东更是不知道,但他的心里还是十分期待的,站在这里,两个人马上体会到山风的威力,两个人站的这处山凹,正是清凉山的风口,一阵阵的山风吹来,给他们带来阵阵的凉爽,此时赵卫东对这个风特别的欢迎。
因为抱着女朋友。
让他出了不少的汗,这阵风对赵卫东来说,可算是一阵及时风了,吹了一会儿风后,赵卫东牵过吴明华。
俩人商量了一下。
决定先到清凉寺内游览一番。
再到各处游玩,吴明华觉得俩人,都是初次游览清凉山,谁对这里都不熟悉。
其实她不知道,赵卫东的前世,可是在这里读了一年的书,对清凉山的一切,可以说熟得不能再熟了,吴明华觉得他是初次游清凉山,实际上赵卫东是故地重游。
俩人起来到。
清凉寺的大门口,很明显,这个大门的建筑,是什么时候建筑,现在因为寺庙内的资料。
已全部丢失。
已经无法考证,但建寺的时间。
县志还是有完整记载的,但是现存的寺庙建筑,是当时的建筑,还是后来重修的,现在已经不可考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
绝对不是近一、两百年内重修的。
这个大门的建筑还是很有气派的,规模也算是比较宏大,当然跟后世大量修建的寺庙气派来说,确实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就以眼前来看,这座寺庙就是一座古代建筑。
建筑规模确实不小。
两座山顶都有宗教建筑,当然可惜的是,当时驻军将另外山顶一座,建筑十分精美的古塔拆除了,用于建设山顶雷达搜索站。
当时在山上读书时。
赵卫东的前世的时候,也曾去探索过。
当时仅剩下一层多的塔基部分,上面还有不少的弹孔,还有一些高射机枪的子弹头嵌在巨大的石块中,估计是当时把那里,当成训练射击目标吧,至于顶上的庙宇也被拆除。
顶上推平。
用于建雷达天线,还有架设三挺高射机枪,而雷达站则建在空坪旁边,下面半潜式房子内。
房子顶部低于空坪十分隐蔽。
估计是防止敌机侦察。
至于原来山顶的庙宇,原来是怎么样的,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知道了,整个山顶都用于,建雷达搜索站和高射机枪阵地了,但是,应该说在数百年前,能够建设出,这样的寺庙规模和气派。
应该算是很不错的。
说明了这里也是一座,古代比较重要的宗教胜地,赵卫东和吴明华牵着手。
一起走到庙内。
没想到民间的宗教的力量。
还是很强大的,才短短的几年时间,这座千年古庙,又塑上了菩萨塑像,又有出家人入驻庙中。
赵卫东知道,在1982年3月,国家下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则是我们国家开始,全面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标志。
也就是。
从那个时候开始,各地就开始恢复以前的寺庙,为被在破四旧中拆除的泥菩萨塑像,重新进行塑造。
也就是说,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
清凉寺。
已经由过去的空军驻地,河西中学的共大分校,重新变为宗教寺庙了,虽然有不少的变化,可是一走到庙里面,一种熟悉的感觉迎面扑来,按时间来说是76年,到这里读了一年的书,距离现在只有九年,可对赵卫东来说,都是快半个世纪了。
就是重生回来。
也足足有十个年头了,但前世在这里,学习生活的情景,依然是历历在目。
赵卫东先陪着。
吴明华一起先看大殿、正殿、主殿。
后面才到偏殿、后殿,然后再到其他熟悉的地方,这里寺庙的食堂,也是原来学校的厨房,现在的餐厅也是原来学校的餐厅,原来老师住的地方,现在成了和尚住的地方,那些是同学们的宿舍。
现在成了香客住的地方。
其实所有的生活设施,都是解放军留下的,部队的生活设施给学校用,确实非常合适,军官住的小单间。
正好给老师住。
而战士们住的大房间,就给学生们用。
赵卫东当时就住在,大殿旁边的一个大统间内,一个大间住五六个同学,刚上清凉山的时间,大家都不是太习惯,原来在河西中学的时候,在当地的或离河西很近的,肯定是回家住了,家住得远的同学。
就在学校寄宿。
放学后想干什么都行,可来到了清凉山,大家住在一座大庙中,再加上全班只有三十来个同学。
一分散到四个宿舍。
就稀稀落落的,而且千年古庙。
经过岁月的侵袭,所有的建筑也都黯淡无光,再加上又没有电,用的都是蜡烛和马灯,到了晚上除了昏暗的油灯,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古老的寺庙,到了夜晚阴森的有些怕人,但是当时赵卫东的胆子。
还算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