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三世轮回是因果,怕因不怕果。
所以,她始终无法逃脱,他在她生命里的经过。
“你父亲真是白瞎养了你这么多年,人走了,哭都不会哭一下,你叫村里的人看了会怎么想,女娃就是不中用啊。”奶奶戳着念生的脑袋,恶狠狠地骂她。
院子里挂满了白布,随着微风晃动,念生披麻戴孝坐在灵堂里,一声不吭,双眼无神。
奶奶哭一会休息一会,声嘶力竭:“儿啊,你怎么舍得丢下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啊,我好痛苦啊,我以后该怎么活啊。”
奶奶哭,婶婶们就跟着一起哭。
哭的十分有节奏。
大婶:“哎呦喂!你怎么忍心这么早就走掉,你娘怎么办?你闺女怎么办啊?……”
二婶: “我早跟你说过,不要太操劳,不要太操劳,现在好了吧,呜呜……”
眼见不一定为实,表面的情绪不等于内心所想,念生打小就明白这个道理。
盯着灵堂中间的黑色棺材,念生脑子一片空白,她的父亲,许卓,此刻就躺在里面。
刚刚绕棺材走一圈时,念生快速看了一眼许卓,那张她最熟悉的脸,已经丧失了生命力。
苍白,枯萎。
婶婶们围坐在灵堂的角落里,因太过无聊又说起了许卓和林子声的事情。
说到激动处,大婶偷偷瞄向念生这边,然后降低了声音说到:“扎着小马尾的模样真是像极了那个妖女。”
二婶:“也不知道那个妖女有什么好的,值得许卓惦记着。真是作孽啊,现在落到这个地步。”
念生不知道大人们偶尔降低声音说的话,是想让人听见还是不想。
就好像那些“我告诉你,你不能告诉别人”的风言风语,最后都会传开。
他们说的话,念生都听见了。
两个叔叔都不想收养她。
他们在联络林子声。
也是,父亲走了,任谁都可以欺负她。
没有了许卓的许念生,是谁?
许念生,名字取自《扬州慢·淮左名都》里的最后一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念生的父亲说,他偶然间读到这首词,觉得写得十分好,他深有感触,故给她取了这名字。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淳熙三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金兵南侵后扬州的残败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盛况,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但是念生知道,她的父亲给她取这个名字并不是为了追忆昔日的扬州,他这辈子连扬州都没有去过。
他就是想叫她“阿生”,仿佛用一首词当借口就能瞒住所有人,他对林子声的思念。
林子声,一个在念生出生不久后,便离开了她和父亲的女人。
许卓从未提起过往,也不准奶奶婶婶她们在念生面前说起,其实念生不清楚他是不是特别叮嘱过。
反正每次奶奶婶婶劝说他去相亲,不小心提到林子声时,瞥见念生在场,都会立马打住,不然他会生气。
他很少发脾气,但是他真正生起气来,奶奶叔叔他们都怕。
念生是问过他一次的。
“爸爸,为什么其他小孩都有妈妈?我没有。”
“你有妈妈,但是她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与幸福去了。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权利。”
“那她还会回来吗?”
“不一定要她回来,你以后可以去找她。”
念生似懂非懂,见父亲板着脸,严肃的样子,便不再追问。
但是,心里却在发问,为什么她的幸福里没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