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北面设有一个紫色檀香条案,条案上方靠墙挂着一幅先贤的画像,画像中央写着“至圣先师”四字,相传为上古先贤,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是每个学童入学前必先行叩拜的,
就文化发展方面来看,不同世界的历史轨迹总是惊人的相似,林萧看着画中的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暗自想到,只是不知道,这个老头是不是也叫仲尼。
于谨点上一支香,对着画像拜了拜后,将林萧喊过来,让其双膝跪地,对着先贤画像九叩首,以表示对先贤的敬意,也是进入儒门的开始。
林萧按照于夫子的指示行礼后,又主动对于谨行了拜师礼。随后拍了拍手掌,开口让在门外候着的元墨等一干书童,将准备好的六种礼物呈上来,送给老师于谨。
这六种礼物,也就是所谓的六礼束脩。即分别为: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和干瘦肉条,它们都有极好的寓意。
六礼束脩不仅有对弟子,还有对先生的期望。如其中的芹菜意味着弟子将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而莲子心苦,寓意着夫子将对学生进行苦心教育。
于夫子看到这六种礼物,愉快的收下了,这也表示对林萧这个弟子正式的认可。
之后,林萧在于夫子的示意下,分别完成了“洗净手”和“开笔礼”。
前者主要是将手放在水盆里,正反面各洗一次,表明学子今后会专心致志的学习。
后者则要复杂一些,主要是朱砂开智和描红开笔两项,包含着对学子能目明心亮,和在学业上能一点就通的美好祝福。
整个入学礼过程较为庄严肃穆。受这种气氛的影响,林萧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里面。
同时深切的体会到,通过这种庄严的仪式,封建礼法化无形为有形,成为一种充满力量的东西且能使人明显感知到的东西。
神奇的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种力量表现出的并不是一种激烈的破坏,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约定俗成的束缚,是对人各方面的约束,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言谈举止,更或者是精神思想。林萧边行礼边思考,或许这就是“教化”吧。
就这样折腾了一上午,整个入学礼终于完成了。
林萧在和于夫子告别后,打算先回杏园休息一会。
虽说育才苑也有小厨房,但林萧还是想回杏园吃饭,之后可以美美的睡一觉,毕竟这一早上也折腾的够呛,也累了。
再加上等到下午还要回来接触通识类的课程,想必又要折腾好久,总归是先回去养好精神再来为好。
林萧这边正低着头想着,哪知刚走出书房门,迎面就正好撞上了一个人,
“哎呦!我的脑袋,好疼!”
“谁呀,这么冒失!”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响起,只不过一个稚嫩,一个青涩。
林萧揉了揉自己的脑袋,感觉自己好像撞到了一堵墙,特别的瓷实。
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高壮的少年。少年大概有一米七,面容俊朗,身体精壮,任谁看都是一个英气勃发的少年。
要硬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皮肤黑了点,但这种黑并不是天生的黝黑,而是一种古铜色的黑,再结合他满是力量的身躯看,这种黑估计是长期在外面锻炼,日积月累下来,太阳给晒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