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俗话说的好,有道是同行是冤家。要说咱们李记,在这西市开了快十年了,一直以来,凭借着不错的口碑,生意还过得去。只不过从去年开始,咱店铺的对面,新开了一家张记,那张记的老板,听说本是咱们云州人,后去别的州谋生,在点心店里当了几年的学徒后回来,因眼红咱们的生意,于是在咱们店对面开了个点心铺,想来这原因有二:一来咱这地段好,二来嘛,他想蹭蹭咱们店的人气。”
“与张记公平竞争,咱们其实也不怕。但坏就坏在,这张老三耍阴招,故意降价,跟咱们打价格战。要是单是这样,咱们也不会这么头疼,毕竟咱们店在此地扎根多年,有一定的基础,也能和他耗得起。但更糟糕的是,他这些年在外地学了不少新鲜花样,大异于云州本地传统的点心,因而吸引了不少顾客。”王掌柜愁眉苦脸的继续说道。
“再加上,这顾客的数量本来就那么多,此消彼长间,咱们家的生意就下滑了不少。看着这人一天天的减少,我这心里着急,也没有好的办法。”王掌柜说到最后,长叹了口气。
雅殊听后,也是愁容满面,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毕竟人家是正常的商业竞争,靠手艺吸引顾客,除了降价的手段阴损了一些,别的还真说不出什么。
林萧走到窗前,打开了窗户后,仔细看了一会。发现对面的点心铺张灯结彩的,与周围灰扑扑的铺子一对比,一看就是个新铺子。
而店铺门里面也时不时有人进进出出的,和自家店铺的冷冷清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了一会,林萧心里有谱了。随之开口道:“看来再不想办法,咱们家的客人用不了多久,就会都跑光。这新点心的诱惑,看来确实不小。”
“没错,确实是这样。”王掌柜愁眉苦脸的轻声应道。
“不知能否多找个会做新式点心的师傅,也许能将客人吸引回来。”雅殊坐在位置上,冥思苦想了一会,小声的提议道。
王掌柜听后,苦笑了一声,解释道:“小姐您刚刚提的这主意我也想过。但您有所不知的是,这好的点心师傅是真不容易找。稍微有点名气的师傅,不是被其他大的店铺聘请了,就是进了达官贵人的府里伺候去了。咱们这小本生意,还真不好跟人家竞争,更何况,若论这做点心的手艺,咱们家的蔡师傅也不差,只不过输在没有新方子罢了。”
“原来是这样啊,这确实是个麻烦。”雅殊听后,恍然大悟,随后眉头又皱了起来,手指不自觉地玩弄着衣服,继续冥思苦想了起来。
林萧在窗边观察了一会儿,随后开口问道:“不知他家的点心新在何处?王叔可曾去看过?”
“回少爷的话,实不相瞒,我确实令小二想办法买了些点心回来。买了后发现,这张老三还真有两下子,他做的点心,很是讨巧,与咱们家的点心不同的是,他家的点心不仅有成套的,还有散称的,但不论哪种,都有很好的寓意。”
“这可稀奇的很,点心就点心,还能专门有好的寓意?”雅殊纳罕道。
“这您可别不信,就比如说他家最有名的点心名为八仙过海,相传是从京城里传过来的,每种糕点不仅滋味不同,还蕴含着福禄寿喜、财文吉子这八种美好的祝福,这一套下去,谁听了不迷糊?谁收了不高兴?最重要的是,这价格还不贵,也难怪顾客都想买,即使自己不吃,拿去送人也不错。”王掌柜解释道。
林萧在旁边听着,脑子也飞速的转了起来。既然张记的点心胜在新颖,自家的铺子若是能拿出新品,或许就能挽回颓势。
既然聘请新的点心师傅的路行不通,那何不依靠现代的美食提高自家点心铺的竞争力?
林萧随后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自己这些年在大邺吃过的零食点心,之后又将其与现代流行的美食作对比,很快就发现,就点心而言,两个时空流行的美食有极大的不同。
比如说,在现代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老北京冰糖葫芦”,在云州林萧并没有见过;此外,还有流行于现代的经典美食“奶油蛋糕”及由其衍生出来的各种甜品,林萧也不曾看到过,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类型的奶茶、果汁……
想到这,林萧仿佛看到了一大堆金元宝朝自己飞过来,不禁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暗自在心里骂自己猪头。都来这个世界三年了,天天还只知道吃喝玩乐,错过了大好的赚钱机会。
林萧想到这里更是懊悔不已,苦着脸,仿佛失去了金山银山。他这一番行为,自然也引起了雅殊的注意,看着林萧自顾自的拍自己的脑袋,雅殊感到很奇怪。
再看他苦着脸,雅殊更是感觉怪异,想了会还以为他为店铺遇到的问题感到苦恼。
见此,她于是开口安慰道:“萧儿你不用太过担忧,即使店铺生意不景气,咱们还有一些田产,每年也都会有进项,暂时还能维持住咱们姐弟俩的花销。”
“姐姐你误会了,我是想到了好主意,能帮咱们店铺度过这次危机。”林萧听后,哭笑不得,知道雅殊是误会自己了,连忙解释道。
“真的吗?你真的有办法吗?”雅殊听后,惊喜的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