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梆!梆!”“咚~~~”
停下揉面的手,只听院外的堆枣巷中远远传来,“一~更天,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原是更夫的敲锣声和喊更声,林引苏无声的笑了笑,暗道自己大惊小怪。
这样稀松平常的锣声与喊更声,自己竟然已有两个多月没听到了,看来新来的县令大人确是个有能力的,也就这一两日的功夫,连更夫都有了。
***
次日,平州城还笼罩着银白色的轻纱,林引苏半梦半醒间听见了前院门被敲响的声音。
随意披上件外衣,林引苏睡眼朦胧的走出来,站在正屋的檐下,她眯着眼睛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又听见前院门传来一阵弱弱的敲门声。
林引苏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何人?”
敲门的声音停了,一道细弱的声音传来:“……林娘子,我是来试工的……”
打开门,是昨日那小郎,林引苏招呼他进来,有些头疼道:“小郎君,现下怕才刚卯时呢,怎地来的如此早?”
小郎有些胆怯的低下头,站在门外不敢进来:“林娘子莫气,我就在门外等等就好,您再回去……”
林引苏捂住了头,打断道:“非是怪你,起的太早怕你白日里没有精神做工。”
小郎:“有的有的!我……”
林引苏再次抬手打断,示意小郎先进院再说,小郎扭扭捏捏的进了院子,林引苏将灶屋门打开点上烛火,示意小郎先在这儿休息,若是饿了拿些糕点吃,便又回到正屋倒头睡去。
直到太阳逐渐升起,堆枣巷也热闹了起来,林引苏才猛然惊起,那小郎好似还在灶屋里,怕已在那屋里坐了整一个时辰。
迅速穿戴整齐,走出正屋,林引苏有些懊恼的拍了拍脸,自己怎地如此大意,才见过两面,若那孩子不是个好的……
“林娘子晨安!”
林引苏放下拍脸的手,见那小郎正在灶屋前,手里拎着斧头,地上躺满了劈好的柴火。
林引苏暗暗搓搓手指,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可吃过晨食了?”
小郎低下头捏着衣角,眼神有些躲躲闪闪:“……我实在太饿了,吃了两个豆沙饼……您说的每日包一餐食,这两个饼可以吗?”
林引苏一笑:“我非是那般苛责的人,包的一餐自是昼食,那两个饼你砍这一地柴难道还抵不得?”
见小郎经不起逗,慌慌张张的还要解释,林引苏连忙又问:“对了,昨日忘了问小郎君,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
小郎:“陶果子……”
林引苏边向灶屋走去,边继续问:“原是陶小郎君,今日来的如此早,家住附近吗?”
陶小郎:“林娘子叫我阿果就成,我……暂时住城外双木镇。”
林引苏止住了脚步,有些疑惑的转身:“……双木镇,我来时路过一回,似乎只剩些残垣断壁……”
见那小郎站住了脚,低着头不说话,林引苏有些懊恼的住了嘴,带着阿果在院子里转了一圈。
“原先左厢房挨着灶屋,太小了些不方便,我便让人把左厢房和灶屋打通后改了改,现在主要是做糕点和吃食的地方,左耳房是米面库房,正屋和右耳房我在住,右厢房堆些杂物。”
“明日起,你辰时来就好,不必像今日这般早,和我一道将灶屋的糕点端到前头铺子摆上,平日里就在前头看看铺子,若是铺子不忙,便到后头帮我打打下手……”
交代了一圈日后需要做的事,林引苏带着阿果回到正屋,从桌上拿起昨日去刘二婶家借的衣裳。
“这两套衣裳,原是刘二婶家颂女郎穿剩下的,昨夜我改了改,小郎君可以穿着做工。颜色花了些,你若介意,等试工结束我可以预付一些工钱,你到南集市重新做两身。”
阿果连忙摇摇头,双手接下:“不介意!不介意的!”
退出正屋关上房门,林引苏来到灶屋,将备好的糕点装起来,准备一会儿抬到铺子里。
不过一会儿,灶屋门再次被打开,听见动静,林引苏回过头来,
阿果洗干净脸,换上了齐整的衣裳,正站在门口低身作揖:“多谢林娘子。”
林引苏顿住了身子,突然扬唇笑了起来:“两件衣裳而已,不至于,来帮忙吧。”
有了阿果的帮忙,今日的铺子开张,比昨日早了半个时辰,林引苏叉着腰,对着正在整理糕饼的阿果满意的点点头。
“哟,林娘子招的小伙计手脚看起来挺麻利呀。”刘二婶磕着瓜子走了进来。
林引苏正在给客人算账,看了看一边打包糕点的阿果笑道:“确实不错。”
刘二婶靠在门板上:“小郎君,林娘子一月给你多少月银呀?说出来阿婶听听,若是坑害你,阿婶替你谈谈工钱。”
阿果一脸惶恐,呐呐道:“林娘子自是没有坑我……”
林引苏温声道:“刘二婶,我家小伙计胆子小,脸皮薄,可莫要胡乱调侃。”
刘二婶大笑:“是是是,是阿婶话多,小郎君莫要上心。”
离去前,刘二婶努着嘴朝林引苏眨眨眼,林引苏捂着嘴笑了笑没回应。
阿果手脚麻利又学得快,交代过一遍就能做的有模有样,林引苏很满意,铺子申时过就挂上了售罄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