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似乎也是中车府令?
赵高神色大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秦始皇怒不可遏,眼神像刀子一样射了过来!
“赵高!原来是你!”
“陛、陛下……”赵高的心情直接跌落云端,他面容苍白,瑟瑟发抖,却不知该如何为自己辩解!
未来的他是不是有什么大毛病?和扶苏一起站队??
宫殿之内的胡亥,听到此消息,亦是迷惑的。
老师待他极好,怎会与皇兄勾搭在一起?
胡亥极为失望,看来见风使舵是人的本性,皇兄继位,赵高便随皇兄而去了。
转念之间,他又不由得冷笑起来,如今的局面,皇兄哪里还有继位的可能?二世而亡,亏皇兄也能做得出来!
赵高啊赵高,心思龌龊的叛徒而已,可别怪他不讲情面!
不等胡亥多想,天幕之声源源不断地传来,“秦始皇第五次巡游时,公子扶苏已在上郡,胡亥自请跟从,秦始皇应允。秦始皇对胡亥的宠爱,在史书上是有记录的,此次出巡,秦始皇只带了胡亥一个儿子,可谓是无上荣宠。”
“可惜的是,始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巡游至沙丘时,秦始皇病重。他虽然一心寻求长生不老的丹药,但在生命最后的尽头,他亦明白此事的不现实性,于是安排后事,让赵高告知公子扶苏,兵权交给蒙恬,令公子扶苏回咸阳,安葬始皇的遗体。”
“简而言之,秦始皇是要传位给扶苏的。至于《赵正书》中记载的胡亥是合法继位的问题,这里不做讨论。”
大殿之上,一众臣子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赵高的头磕到一半,僵在空中,愣愣地听着。
胡亥……继位?
李斯上前一步,神情凝重,说道:“陛下,看来天幕的意思是,真正继位的人并非皇长子,恐怕赵高并未按照陛下的命令去做!陛下,要保大秦江山,赵高不可留!”
李斯从“仓库管理员”一步步走到今天,目光之远,手腕之狠,是常人不可及的。
统一六国后,李斯为秦始皇出谋划策,功绩斐然。
如今他为丞相,秦始皇对他颇为信任。
秦始皇冷冷地看向赵高,“赵高,你的野心可真是不小,做中车府令实在是委屈你了。”
赵高的身子已经跪得僵麻,全身血液仿佛凝固一般,连呼吸都分外困难。
他的梦想呢?就这么破灭了??他的权利呢?!
天幕之声悠然传来,“可惜,赵高知道,只有胡亥继位,对他而言才是最有利的,野心之大的他,立刻做了一个决定——拥胡亥上位!此事最困难的一点是,丞相李斯也在巡游的队伍中!”
“于是赵高找到李斯,劝说李斯同自己一起拥立胡亥,李斯断然拒绝,‘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李斯对秦始皇,还是忠诚的。”
李斯听到自己的名字,原本提了一大口气,一句话都不敢说,听到此,才算稍微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他没和赵高一样蠢。
天幕之声话一转锋,“可惜,李斯心中也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将来能够告老还乡,有一个好结果。赵高将他与蒙恬做比较,谁与扶苏更亲近,谁将来能做丞相,而李斯被夺走丞相之位后,下场又会如何?李斯的子孙,是否又会被殃及?李斯听后,仰天而叹,垂泪叹息,最终答应了赵高的提议。”
李斯听到“可惜”二字时,心中便闪过不详的预感。
待天幕说完,他和赵高一样,直接跪倒在地。
与痛哭流涕请求秦始皇原谅的赵高不同,李斯在心中细细琢磨着天幕的话。
他是怕自己和子孙没有好下场,所以答应赵高的提议?
这……
李斯呆呆地垂着头,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天幕继续说道:“胡亥若想顺利继位,还有一个巨大的阻力,即远在上郡的公子扶苏和手握重兵的蒙恬。”
“此事在赵高心中却很好办,扶苏与秦始皇虽政见有异,但扶苏对始皇帝的敬重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他伪造了秦始皇的玺书,赐死扶苏与蒙恬。”
“扶苏看到玺书,泣不成声,虽有蒙恬相劝,但扶苏以为‘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随后便自尽。”
上郡。
听到此的官员士兵,尤其是蒙恬,都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赵高这贼子,竟然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甚至害死了扶苏!
方才还远离扶苏的他们,“呼啦”一下围了上去,胆子大的,还试图去控制住扶苏。
皇长子也太过仁厚了,怎么能不回咸阳一趟就自尽?
抓住手抓住手,可不能让他自尽。
剑呢剑呢,都收过来,保护我方扶苏!
大军还握在蒙将军手中,绝不能轻易认命!
咸阳。
听到此,秦始皇对究竟谁在巨鹿之战大败秦军已经不感兴趣了,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